他总是说,不错的……他总是说,不错的…… 郑雪琴他学识精深非一般人可及,却总是那么平易近入;他桃李天下,是为师者之师,常常不辞辛苦为教师修改教案、论文,却总说这是相互学习;他离世前身患重病、疼痛难忍,却总宽慰大家没事,淡定安然的风范感动每个敬爱他的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家敬爱的沈大安老师。当大家都怀揣着美好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康复的时候,他却悄悄地和我们告别,留给小语人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思念。回想和先生结识的这二十余年,是他牵引我走进生本的课堂,是他鼓励我坚持语文的梦想,是他启发我发现语言的奥妙。只是先生犹如一本大书,看似平易,实则深奥,很多神来之笔往往蕴藏于平淡之中,恐怕一辈子都领悟不了其中的深意。不过,先生倒是从不怪我辈的愚钝,哪怕一点儿的进步,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和鼓励。此刻犹在耳畔回响的依然是先生用他那沙哑的声音,朗朗地肯定道:“小郑,不错的!不错的!”正是这一次次、一声声的不错、不错,伴随着我这么多年来的成长。1998年,我和先生第一次在西湖小学见面,结成了师徒关系。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在教学上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我远远地看着他,不敢走近他,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他大步走来,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乐呵呵地说:“小郑,不错的!不错的!”可是我那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在教学上还没入门呢,哪一点算得上不错呢?看着我羞涩又退缩的样子,他是那么善解人意,他告诉我:杭师办第一届小学大专班是了不起的进步,你是第一届中的一位,不错;西湖小学招收第一个小学大专毕业生是了不起的起点,你那么年轻又被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不错;你喜欢语文,这比别人更多一份可能教好语文,这一点尤其不错!他坚定的目光、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话语,给了我巨大的信心。2003年,我参加浙江省阅读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其实那节课我上完后的感觉并不太好,但是沈老师却鼓励我说上得不错,还告诉我执教的课例《江雪》已经成为网上的热搜词。现在回想起来,收获最大的不是现场的掌声,而是磨课过程中的失落与追寻。那一节课也不记得上了多少遍,但最后一遍试教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上得极其糟糕,完全没有自己预想中的效果。不知道是面对众多专家会审的紧张,还是面对陌生班级的隔阂,总之上完课以后,我感觉自己完全不会上课了,也没有信心去赛课了。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我却依然找不到东西南北。这时先生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小郑,不错的!不错的!”他告诉我别人说的只管别人说的,关键是我自己想怎么上,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那次他还给我讲了很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中波波折折的故事,开玩笑地称不经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迷茫,又如何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他宽慰的神情、肯定的语气使我释怀:是呀,在遗憾中追求更好,才是最美的过程,即便是失败,何尝不是美丽的风景?正是先生的指点使我安下心来,一方面老老实实地梳理别人的建议与意见,另一方面认认真真地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落点。也正是因为放下了思想包袱,才使我在真正的比赛中有了较为自如的发挥。很多年以后,当我一次次回味那一次赛课经历,也更多地体会到“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精妙,是先生交给我一把钥匙,陪我走过那段心路历程。2008年,我去香港支教一年,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开始重新
他总是说,不错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