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家庭教育材料有何体会家长对家庭教育材料有何体会篇一《孩子家长家庭教育的心得和感受》家庭教育的心得和感受王子涵家长:鲁小丽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和爱,当然孩子也带给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丫丫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少年,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意味着家长的成长。我在此就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独立性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细微处做起,逐步使孩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提高对独立性的理解。有些父母认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难的事情是帮助孩子。其实,这等于告诉孩子他自己不行,反而有害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和挑战,要多给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他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当授之以渔。记得有一次我的孩子遇到一道稍微复杂的应用题,便告诉我不会做,我不马上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看书上的例题的解法,他看了两遍例题后尝试着把那道应用题做出来了,我当时就能感受到他内心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后凡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尽量建议他自己去做,就这样日积月累孩子的独立性便建立起来了。现在他自己能够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够认真按时完成,从不让我担心。二、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孩子活泼可爱,健康快乐的成长,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各方面都很优秀,这让我很欣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比如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时我从不责骂孩子,不挫伤他的自尊心,而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共同总结失败的原因,共同探讨学习方法,让其树立良好的信心。当他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我都会毫不吝啬的夸奖他,让他增强自信心。平时闲暇之中,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他的人格,把他当朋友一样,倾听他的诉说。对他正确的想法加以勉励,错误的加以疏导,及时帮他调整状态。三三、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而这一时期培养良好习惯最易见效,也最具有长效性。我的孩子以前也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我陪伴做作业。对于这些,我都是极力的帮助他纠正,引导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敏捷灵巧,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孩子很容易出现因学习时间较长,失去学习兴趣,被动学习而厌学的心理。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引导,针对他的兴趣准备一些书籍,让他自由的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无形之中逐渐的培养了他爱阅读的习惯,长期下来,他的涉猎区域越来越广泛,词汇量越来越丰富,语言组织能力逐步提升,在平时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上,能够灵活的运用成语、谚语。这都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四、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任何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诚实、善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当今的孩子面对复杂的社会,必须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告诉他要用一颗诚实善良的心去面对每个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教育他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做一名勤劳,乐于助人的小男子汉。常常陪他一起看少年立志类的电影,让他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努力的使他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学校在子女教育道路上,更是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和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引导,为我们的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属于他们的天空中尽情飞翔。家长对家庭教育材料有何体会篇二《[家庭教育经验]家长谈家庭教育体会》家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向着无限的未来——浅谈初中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2009126班林然家长林善雨托尔斯泰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关于育儿之道,我们确实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在影响孩子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孩子已进入初中学习快两年了,艰巨的道路还在前头,现在还很难将家庭教育之经验具道出子丑寅卯。搜肠刮肚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不值得称道的经验,希望以丘陵之石,引昆山之玉。一、创造宽松有度的家庭学习环境古希腊哲学家罗塔哥拉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宽松、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是点燃孩子学习“火把”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这也是当代中国家庭所倡导的主旋律。我们家也在努力营造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小学期间,自由发展,未加以特别限制。即使进入学习紧张的初中阶段,她也时常故态复萌,原形毕露。现在每个周末总有半天或一天是她自由支配的时间,做她
家长对家庭教育材料有何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