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陆续发贴,现在在这里整理成集。欢迎朋友们批评! (第一篇)《假太极拳》有朋友问,到底什么样的太极拳才是真的太极拳?练到什么程度,才算会太极拳,才算懂太极拳呢?学太极拳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啊?我认为太极拳练习有一个从假到真的过程!在练习初期练习的动作说是太极拳,一定是假的太极拳;会一两个太极拳套路,说自己会太极拳,也一定是假太极拳;会国际标准的太极拳套路,说自己会太极拳,也一定是假太极拳;真正的太极拳,不是太极拳动作、不是太极拳套路,她既不在动作里,也不在套路里,她是一种能力!太极拳是一种适应变化的能力;太极拳是一种阴阳转换的能力;太极拳是一种舍己从人的能力!我们练习太极拳的人具备了:适应变化的能力;阴阳转换的能力;舍己从人的能力!就是真正会了太极拳!太极拳练习有一个从假到真的过程。我们通过练习太极拳的动作,练,慢慢地使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得到完善;慢慢地使自己懂得阴阳转换的道理,慢慢地让自己感受悠然自得心境;从而形成舍己从人的行为习惯这样才慢慢地进入太极拳的殿堂!在此,慢慢的一切过程里,说自己练习的是太极拳,都是假的太极拳!当自己真正感悟到了上面所说的能力后,才是真正在练习太极拳了!太极拳一有全有,一无全无,没有捷径,在假的环境中感悟,到真的环境中结束! 循环无始,变化无端,轻轻松松,自然而能!(第二篇)《太极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但是,练东西不是复制文件,它一定存在渐进和反复!我把这个过程归纳为: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求的是自己意、气、神、形、力、法的完美整合!要达到这个完美没有任何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不懈的练习!于是,便涉及对太极拳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完整认识。太极拳练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练习和理解,掌握太极拳。先说说一,太极拳练习的这个一,说的是一身中正,一心清静,抱元守一,一气呵成。这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理解二的含义。这二就是阴阳二势,在练习的过程中,手眼身步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外形结构,归根到底不外乎阴阳二势;在阴阳二势变化的过程里,整体协调的运动形成三盘,三尖,三节的概念,做到三盘顺随,三尖齐到,三尖相照,三节心明!梢起中随根追,,理解指(趾),齿,舌,发,这四梢在太极拳练习时的功用,把齐字悟透!四字清楚后五字必须清楚,这五包括五弓,五脏,一外一内,五弓备而后劲整,五脏济而后神安。上面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时候都不是单纯的,这样才能,动静变化,虚实自然。这就是六合整劲。三尖相照形成外三合,意、气、力表现在三尖齐到形成内三合,进而理解六腑调和的状态,这就是六合整劲的全部要求。最后完成意、气、神、形、力、法全面统一。达到七孔空灵。只有这样自身七星才可以归位。人的七星包括:头肩肘手胯膝脚;它们遵循八方劲路,九宫转换,和十大要领。这八方劲路,说法不同道理一样。在太极拳里说的是,掤、捋、挤、按、采、冽、肘、靠;在八卦拳里说的是,推、托、带、领、搬、扣、拦、截;在形意拳里说的是,斩、截、裹、胯、挑、顶、云、领。九宫转换包括,前、后、左、右、中,在顾、盼、进、退、时的变化。把它说同东、南、西、北、中、东南、西南、北西、东北的变化,可能不少人会糊涂。十大要领包括外形和内象(一阴一阳):首先外形要求:头要正、肩要平、肘要垂、腕要坐、掌要空、臀要溜、腹要收、裆要裹、踝要折、指(趾)要展;内象要求:顶要悬、背要圆、腰要活、气要沉、意要守、尖要对、形要合、神要敛、心要空、劲要变。太极拳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像我们建造房子的钢筋水泥,砖瓦管线,窗门柱基,少了一样就造不了好的房子!房子造好就必须包括这些东西。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这个过程。当自己真正认识到太极拳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概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后,才能真正进入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太极境界。(第三篇)太极拳练习的障碍随着人们对太极拳练习认识的深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程度的增加,作为太极拳探讨者,我们有必要对太极拳体系进行细致的剖析和研究,以方便人们更方便地了解和掌握太极拳这一传统精华!在漫长的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探讨,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以文化学习的发展轨迹作为参照,我们不难发现,学文同学武本来就是相通的!文化体系中,以笔划组成字,由字组成词,由词组成句,由句组成段落,由段落千变万化组成文章。武术体系其实也是有相应的提升过程!它是以身体为笔,由肢体开合组成招,由招组成势,由势组成对练
《认识太极拳十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