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腐败者日益年轻化
近日,北京西城检察院的一份贿赂案件调研报告指出,行政审批过程中权力寻租的现象突出,贿赂案件高发。其中,落马的官员集中在各单位的中年“一把手”,财政资金拨付成为最高发犯罪的环节,且行贿已经呈现“单位化”事态。
八成落马者为中年“一把手”
西城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对6年来的贿赂案件做了统计,在2008年至2013年间,该院查办行政审批过程中产生的贿赂案件就有28件33人,其中受贿案15件20人,单位行贿案11件11人,行贿案1件1人,介绍贿赂案1件1人。
与多年前集中在退休前捞一笔的“58岁”贪腐现象不同,如今腐败者日益年轻化。这些涉嫌人员特点鲜明:一是年龄集中,,其中40岁至55岁之间的超过75%;二是学历集中,犯罪嫌疑人都具有较高学历,6成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4人,博士2人;三是职务集中,3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27人是单位“一把手”或部门负责人。
别看这33名犯罪嫌疑人人数不多,,其中个人涉案金额最高达2454万元,。涉案金额百万以上的达12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行政审批成权力寻租要件
检察官表示,目前行政审批标准不明确,审批人员自由裁量权大、环节繁多、程序不透明,这为一些审批人员以权谋私提供了“方便”。
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陈海峰,利用其主管审评药品品种的职务便利,先后多次非法收受浙江一家医药公司总经理给予的好处费130万元。
此外,陈海峰还违反《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明知海南某制药厂申报材料不真实,仍使其申报的药品品种通过审评,给人民群众用药带来隐患。
被告人马某曾任供暖办主任,其辖区内有一座企业的家属楼采取企业自行烧锅炉的方式进行供暖。依照政策,该企业可享受一定数量的补贴。2011年冬,为了能更顺利地得到补贴款,该企业后勤人员江某先后两次给马某现金2万元。
可见,
警惕: 腐败者日益年轻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