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性设计课程
——安全带
汽车碰撞安全实验室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7/19/2017
概述
安全带作用原理:
当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起作用,锁止机构开始工作,安全带被锁紧,而不能自由地从卷收器中抽出,从而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力求使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挡风玻璃上,减少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避免乘员在车辆发生滚翻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椅。
7/19/2017
V1代表车的速度,V2代表乘员速度,ΔV代表二次碰撞速度
7/19/2017
安全带的应用:
1907年,2点式安全带获得专利
1963年,瑞典注册了布莲(Nils Bohlin)发明的“V”字形三点式安全带。
1967年,布莲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扭转了美国对安全带认识的转变。
1971年,澳洲的维多利亚省强制佩戴安全带
1975年,瑞典强制实施
1993年7月,中国对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强制佩戴安全带
美国现仍有部分州没有强制实施
7/19/2017
防护效率统计(Evans):
安全气囊+安全带:(± )%,
只有安全带:(±)%
7/19/2017
安全带对人体不同部位的保护效果
a)
b)
7/19/2017
1——未系安全带驾驶员
2——系安全带驾驶员
3——未系安全带乘员
4——系安全带乘员
7/19/2017
分类与结构组成
按照安全带使用的主动性,可以分为主动型安全带及被动型安全带两类;
按照安全带的固定安装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两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和全背式安全带。
7/19/2017
a) b) c) d)
安全带的种类
a)两点式腰带 b)两点式肩带 c)三点式 d)全背式
7/19/2017
安全带的基本结构:
由织带、卷收器、带扣、上导向器、长度调整机构、预紧器和锁紧装置等
结构组成
7/19/2017
安全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