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及处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后房植入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对125例17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进行Medicine治疗,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8眼出现角膜水肿24眼,%,0级-2级者15例,3级12例,4级7例,经对症治疗1周-1个月后水肿消退,恢复透明。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角膜水肿与医师操作熟练程度及手术技巧有关,只要术中严格操作,角膜水肿发生率可以控制。
【关键词】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晶体植入角膜水肿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迅速、不必缝线、术后反应轻、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诸多优点[1],是广大基层Medicine医院的常见术式,但术后角膜水肿一直是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2005年使用该术式治疗各型白内障125例178眼,手术效果良好,现结合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我院收治各类型白内障患者125例178眼,年龄35~87岁,男54例75眼,女71例,103眼,老年性白内障150眼,外伤性白内障14眼,并发性白内障13眼,先天性白内障1眼;晶状体核硬度按Emery及Little的分级标准,Ⅰ级38眼(%),
Ⅱ级73眼(%),Ⅲ级40眼(%),Ⅳ级25眼(%),Ⅴ级2眼(%)。
,术前以复方托吡卡胺充分散瞳,用2%%布比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挂上直肌缝线,以上穹隆为基底作结膜瓣,在正上方角膜缘3mm处做长约6-7mm的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厚度为1/2巩膜层,用隧道刀板层分离巩膜至角膜缘内2~,用尖刃的角膜刀刺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在晶体表面做直径约6mm圆形截囊,扩大内切口注入平衡液行水分离,使核从皮质床中游离并进入前房,用注水晶体圈套器插入核的下方,轻轻注水并轻压切口后唇使核进入隧道切口并取出晶体核。灌吸前房内皮质并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于正位。吸出黏弹剂,%卡米可林缩瞳,使瞳孔复位至圆形,再冲洗前房,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并点眼膏包扎。术后随访1个月~1年。
;角膜水肿持续,明显影响观察眼内情况;经用药后角膜不能恢复透明;严重影响视力而且不能恢复。
;1级为角膜局限性薄雾状水肿,角膜内皮面光滑,虹膜纹理尚清晰可见;2级为角膜浅灰色水肿,角膜内皮面粗糙,虹膜纹理模糊;3级为角膜弥漫性灰白色水肿,角膜内皮面呈龟裂状,虹膜纹理视不清;4级为角膜乳白色水肿,眼内结构视不清[2]。
,角膜水肿消失,角膜恢复透明或基本透明。
2结果
,1月及3月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随访1月后,

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