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厕所革命需遵循“五化”原则-旅游管理旅游厕所革命需遵循“五化”原则 桂拉旦作者简介:桂拉旦(1972-),男,藏族,经济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产业、乡村旅游扶贫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厕所古称“溷藩”或称“圊”、“轩”,又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称为“茅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厕所的称谓和功能也不断地丰富和多元化。旅游厕所也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的大众化成为新的热门词汇和热点话题。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1月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从2015年开始,将用三年时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手段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到2017年最终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并实现“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关于旅游厕所革命已是众说纷纭,作者结合学界、业界、游客和政府等针对旅游厕所革命的不同观点和发展实践,认为旅游厕所革命需要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使命,达到这一目标需遵循“五化”原则:一、设施合理化:基础原则我均每人上8次厕所,游客每年需旅游如厕次数超过270亿次。一个“脏、乱、差”的厕所很难给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回忆,甚至可以瞬间毁掉前期旅游推介和政府宣传所付出的全部努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2015年作为国家旅游局“515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预计在三年内全国新建厕所33323座,改扩建24484座。这种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产生的巨大反差首先需要从旅游厕所设施建设开始,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新建厕所需要在空间布局和区位选择上实现合理化。旅游厕所地址的选取,不能简单地按照地形的要求来进行,而应该以厕所的使用需求作为主要依据,新建的旅游厕所应考虑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区域游客的使用需求,空间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甚至可以根据热点景区、旅游旺季的需求在部分区域设置“移动厕所”;另一方面,新建和改扩建厕所需要在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上实现合理化。旅游厕所既要满足普通游客的基本需求,还需充分考虑到特殊游客的要求,比如设置无障碍坡道、设置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的专用厕们,设置婴幼儿打理台、增加女厕位比例等。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工作部署,广东省旅游局2015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新建旅游厕所572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00座;其中,粤东西北贫困地区、山区15个地级市新建厕所519座,改扩建217座,分别占全省计划91%和72%,主要是落实和解决广东旅游厕所建设和完善贫困地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二、设计景观化:融合原则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开征集旅游厕所设计方案的公告》中对于应征作品提出的要求是“形式生动实用、功能与空间利用合理、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合理应用厕所新技术。反映旅游厕所先进设计理念,体现出人性化、环保节能、经济合理、可持续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与自然环境易融合,体现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其中主要对旅游厕所设计中核心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建设旅游厕所过程中要秉承“景观化”的设计原则。建筑风格、色调等力求要与周围环
旅游厕所革命需遵循“五化”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