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和“微课”有个约会.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和“微课”有个约会-音乐论文我和“微课”有个约会 徐瑛相遇第一次接触“微课”,是在多年前,去上海的一所友好学校参加活动,看到、听到的都是些课堂教学的片段,据介绍,这叫“微课”。那时,并不十分明白,也不想明白,“微课”究竟是什么?直到2014年的某一天,我被市艺术教研员“钦点”进了苏州市规划课题“中小学音乐‘微课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才真正开始接触“微课”。此时,曾以为离我很遥远的东西瞬间与之相遇,有种不知所措的惶恐。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通过与课题组成员的热烈交流与碰撞,对这种现代教学方式的了解也逐渐从模糊变为清晰,从盲目变为理性。如果说接触“微课”是一种偶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了解“微课”终将是必然,当命中注定要与之相遇,最好的态度也许就是微笑着面对与接受。走进“微课”世界,我们的困惑、惊讶、迟疑、坚持和勇敢会互相交织,甚至会四处逃窜,直到从容面对。作为实践者,惟有一点一点地理解、吸收、接纳,珍惜这样的相遇,才能使其帮助我们成长、蜕变。相知第一次制作“微课”纯属“赶鸭子上架”,在课题组长规定的上交期限前一天才匆匆完工,由于对各种视频编辑、“微课”录制软件的不熟悉、不了解,拍完视频,做好课件后我就无从下手了,只能请擅长电脑操作的同事代为合成,其实合成好以后也没时间好好“欣赏”自己的“大作”,直到课题组活动时才有机会坐下来和大家一起仔细回看这份青涩的“处女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因为制作得匆忙,短短7分48秒的视频出现了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背景破旧(音乐教室年代久远,此乃学校硬件落后所致),面部灰暗头发紊乱(工作太忙,无暇为了拍段视频做个头发、换件衣服、化个妆,此乃思想上不够重视所致),片头机械无动感(此乃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水平薄弱所致),上课过程中眼神飘忽不定经常想要看讲稿(此乃背稿不流畅准备不充分所致),竖笛范奏声音干涩、节拍不稳(此乃心情紧张,又要想流程又要吹笛子一心二用所致)……细细思量,种种问题,都不是高难度无法解决之难题,只要再用心一点点,都可以迎刃而解。特别是参加完教研室组织的“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培训活动后,更觉得自己之所以离“微课”这么远,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问题,不愿接受、不愿深入。当传统课堂遇到现代教育模式下的E课堂,作为实践者的我们无需排斥与紧张,也不要轻易就下定论坚决地跟某一方说“不”,了解两种课堂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尽量使其无缝对接,深度融合,才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努力的方向。既然相遇,何惧相知!相信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喜欢上音乐。当手里的这批孩子经过两年的熏陶越来越乐于表现时,当智能手机成为老百姓手中的寻常之物时,我的课堂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比如,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时,孩子们分组吹奏竖笛乐曲时,我都会拿起手机给他们拍上一段小视频,再把视频导入教室的电脑里,通过大屏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表演,再进行点评。第一次看到自己或同学出现在屏幕上,惊奇、激动、开心甚至亢奋的神情无以言表,那一刻,我相信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魔力”,虽然把视频从手机转入电脑利用电视播放出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孩子们的兴趣却极其高涨。受小视频的启发,受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启发,我想到了我们研究的这个课题“微课视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合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音乐需求,我尝试制作竖笛微课视频

我和“微课”有个约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