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带兵要带出虎气.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带兵要带出虎气
《三国演义》“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一回中,虎将张飞倒竖虎须,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三声大喝如轰雷震天,吓得曹军胆颤心惊,落荒而逃。时间飞逝,转眼已过千年。“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的雄浑虎气,穿透历史的长河,至今让后人捧读时仍荡气回肠、啧啧称奇。
长坂桥上,张翼德不费一兵一卒使得曹操百万大军闻声丧胆,靠的就是他那股子虎啸山林、无所畏惧的虎气。虎气概括讲是英雄气概,包括舍我其谁的霸气、怒发冲冠的杀气、勇猛无畏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和生气勃勃的朝气,它是革命军人应有的意志品格和战斗精神,应大力培植和传承。
虎气通俗讲,就是士气——官兵的精气神、军人的灵魂、无形的战斗力。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称:敌人钢多气少,我军钢少气多。他所讲的气就是虎气,一种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吹响冲锋号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尉缭子》中也有“战在于治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的重要论断。由此可见,虎气是部队攻坚克难、所向披靡的重要精神武器;军队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必须要虎气十足。翻开我军浴血奋战的光荣史,不难发现,虎气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攻城克隘、冲破险关。泸定桥上攀锁前行的勇气、上甘岭阵地视死如归的杀气等排山倒海、不惧牺牲的英雄气概,汇聚成摧枯拉朽的气势,横扫敌军,迎来一个又一个胜利。和平时期,虎气具体实在,就是训场上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严训实练,工作上立说立办、敢于担当的雷厉风行,生活上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积极心态。
当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少部分吃着薯片、玩着芯片、看着大片长大的“90后”战士显得娇气有余而虎气不足。有的在训练中怕苦怕累,自我要求不严,在短板弱项课目上缺少“剜疮割瘤”的

带兵要带出虎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