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第一单元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①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商(前1600----前1046年)②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③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是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单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秦朝(确立):(前221年-前207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郡县制: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郡守、县令均由中央任命。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汉朝(巩固)前202-220年)汉承秦制:皇帝制新变化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尚书台—中枢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汉武帝:分十三州,设刺史东汉末:州郡县三级三国两晋魏晋南北(220—589年)尚书省三省中书省门下省隋唐(完善)581—907年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门下省—审议机构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兵、刑、工六部)隋:州县唐:道州县北宋(加强)960—1127年二府: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权三司—管财政,分相财权北宋:路·州县元(发展)1271—1368年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中书行省路府州县宣慰司明清(强化、衰落)明:1。废除丞相制度,: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清:1。—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废行省,(前8~6世纪):梭伦改革确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期::①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②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③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④:①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②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特征:全民参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十二铜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作用: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2。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3。(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普选权的扩大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122 KB
  • 时间2019-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