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意见.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意见.docx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总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幸福,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建设幸福为目标,把优化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的整治建设,使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乡之间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成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幸福。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为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由镇政府负总责,各村居共同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镇政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组织者,切实承担起规划制定、财力支持、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等职责。二坚持农民为主。政府切实引导,坚持群众自愿,社会支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三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并确保村庄整治规划落到实处,农村科学发展。坚持示范引领,先试先行,总结经验,创造工作特色。四坚持突出特色。把田园风光、文化特色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方向,保护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持乡村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展现特色魅力。五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卫生保洁日常管理和公共设施有效管护的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三、主要任务一大力宣传夯实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保证群众的积极参与,关键是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教育,让群众形成自觉意识,养成自律习惯,把全镇家庭主妇的思想做通,做到每天的白色垃圾入灶烧,不出门,生活垃圾分桶存,定点入池。让家庭主妇约束影响家人子女。二清理农村垃圾。各村居要按照清洁工程的要求,巩固三四五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水平,按照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严格源头分类,充分利用好原有垃圾处理设施,保障集镇及周边村卫生。边远行政村要推行垃圾不落地、不出户的处理模式,垃圾入灶或用简易焚烧炉焚烧。力争今年,全镇所有村居实现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到2018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有明显好转。三清洁农村河道水库池塘水质。逍遥河、石莲河汇聚而成的耶溪河段是水源地、县城的饮水源。我们要做到河流沿线村垃圾不出村,污染物不入河。对大雨冲入河流聚在集镇河道的漂浮物,每天专人撑竹排清理。对6个在册山塘、3个册外山塘,做到清水养殖。对规模以上养猪场,完成三池一分流无害化处理。严格监管辖区企业、厂矿排污排废,对不达标的坚决关停并转。四开展四改,即改水、改厕、改房、改路。实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2016年前基本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到2020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加大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力度,搞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对农民建房的规划引导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建房水平。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到2018年全镇5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实现通水泥路,2020年全镇25户以上的自然村基本通水泥路的目标。同时,大力推广农村班线公交化运营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五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行物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