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玛瑙斯自贸区发展实践与借鉴-国际贸易巴西玛瑙斯自贸区发展实践与借鉴 邱书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自从1923年世界上第一个境内关外型自贸区FTZ(FreeTradeZone)——乌拉圭自贸区成立以来,全世界已建立自贸区一千多个。考虑到对外贸易和联系的便利性,大多数国家都把自贸区设置在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沿海城市,然而成立于1967年的巴西玛瑙斯自贸区却设置在远离沿海,地处西北部内陆的亚马逊腹地。玛瑙斯自贸区通过实行特殊的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目前该自贸区已经发展成为巴西北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并且是拉美地区最大、最成功的自贸区之一。一、玛瑙斯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玛瑙斯市位于巴西亚马逊河平原的中部,人口有二千多万,距离亚马逊河出海口约1700公里,是巴西北部重要的河港。作为亚马逊州首府,玛瑙斯市既是巴西的大城市之一,又是一个工业城市。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马逊地区盛产橡胶,玛瑙斯市作为橡胶集散地,曾经有着“黑金之都”的美称,是盛极一时的世界性大城市,并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垄断了全世界的橡胶市场。1920年以后,随着东南亚橡胶种植业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该地区橡胶业的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玛瑙斯市的经济逐步走向落后、衰败。玛瑙斯市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支撑,尤其是其位于西部内陆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中心,不具备比较贸易的区域优势,因此必须找到一条符合玛瑙斯实际的内陆经济发展模式。巴西国土范围广阔,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严重,为了保持领土的完整性,平衡全国发展,促进北部落后地区尤其是亚马逊地区的发展,巴西政府决定在这一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57年6月,巴西政府首次提出在玛瑙斯设立自贸区,并且给予进出口商品关税优惠等措施,以克服该地区正在遭受的严重经济危机,然而由于此时玛瑙斯市人口只有二十多万,因此优惠的进出口措施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实际进展。1967年2月,巴西政府颁布了第288号法令,通过立法的形式正式批准建立玛瑙斯自由贸易区(FreeEconomicZoneofManaus),设置了直属中央的自贸区管委会,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计划。由于玛瑙斯距离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中心城市距离较远,因此政府决定自贸区定位于两头在外、兼顾国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1968年8月,政府颁布新的法令,将玛瑙斯自贸区的一切优惠政策适用于整个西亚马逊地区,包括亚马逊、帕拉、郎多尼亚等州,整个区域面积占巴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自贸区。玛瑙斯自贸区的建立,成为巴西的“进出口走廊”,为巴西开辟了一个迅速引进外资和技术的通道,直接推动了二十世纪70年代巴西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1968年开始,自贸区就有跨国公司入驻,日立,夏普、松下、飞利浦、通用电器等公司陆续在此设立工厂。80年代,很多日资企业大量入驻,成为自贸区居于主导地位的外资企业。90年代以后,韩国三星把显像管生产基地也迁移到这里,与LG共同合作生产。进入新世纪,西门子、吉列、汤姆逊、诺基亚、百事可乐等企业也纷纷入驻该自贸区。目前入驻自贸区的跨国企业母国位于前三位的是日本、韩国和美国。1983年华西木材公司入驻自贸区的农业园,成为入驻该区最早的中国企业。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包括格力、嘉陵等企业在自贸区工业园开始大规模投
巴西玛瑙斯自贸发展实践与借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