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之争
——中印两国创新实力分析
何为龙象之争?
“龙象之争”指的是中国与印度的竞争,“龙”作为华夏的图腾,代指中国,而“象”则代表印度。中印两国都位于亚洲,都是人口大国,也都是文明古国,都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同样也都是当今后劲十足的发展中国家,在多方面的相似性导致全世界都喜欢将二者进行对比,综合看来,印度与中国确实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也确实具备很多的可比性,历史上的恩怨,文化上的渊源,地缘上的竞争,边境上的紧张,经济上的较量,西藏问题的牵绊,使两国关系变得敏感而又紧张。一个是民主推进,一个是国家主导;一个是世界工厂,一个是世界办公室;一个是矫健翻腾的飞龙,一个是温吞慧黠的大象,站在21世纪,放眼望去,中国和印度究竟谁会成为“龙象之争”的赢家呢?
何为龙象之争
另一方面,中印两国近年来崛起的表现对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亚洲新兴市场实力的突出导致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对于未来世界格局的建立与完善影响深远。
一、印度概况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衡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印度也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
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政治
宪法宣称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世俗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立法权归议会所有。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为联邦院,下院称为人民院。
印度政党众多,如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
曼莫汉辛格生于1932年。印度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深造,于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旁遮普大学经济学教授。1971年至1976年,出任印度外贸部经济顾问。1991年6月至1996年5月,担任拉奥政府财政部长期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打破了束缚印度经济增长的种种枷锁,使印度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他本人也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
经济
印度在独立后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并与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目前,印度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8至2009财年经济增幅从此前高于9%%。%。
文化
种姓制度:印度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身份、职业世袭,其影响至今。
宗教:%,%,%,%,%,%.
哲学思想:更多的印度人认为,几千年来,印度一直在调和种种分歧和差异,并将它们融会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印度有一种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精髓,它会告诉你在林林总总的生命背后,有种叫做“统一体”的精神现实。
古老的文明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它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亚穆纳河南岸。莫卧儿王朝皇帝沙杰汗的爱妃蒙泰吉·马哈尔娇艳美丽,才华过人,在随同沙杰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时年39岁。为纪念与之形影不离的爱妃,沙杰汗征调2万多名民工建造了这座陵墓。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之久。
中印比较-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