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时间:2009-01-19 来源: 作者:郑安德点击:532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悠久而深厚。自从唐朝首次入华直到如今,基督宗教就一直面对着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千多年的传播史上,信仰的先辈们在与中国文化对话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教训与经验。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安德教授近十多年来一直专注研究明末清初基督宗教与儒家、佛教等中国本土宗教的对话有许多丰富的见解。近日,郑博士从他多年的研究出发,结合现在中国基督教的现状,分享了他对基督教如何对待展开宗教对话、对待中国文化方面的独到见解。明末清初中国教会的护教性对话选择“明末清初基督宗教与中国本土宗教对话”进行研究,主要的理由是这个时期相关的资料比较多,而且我能够找到这些资料。我所关注的资料并不是我们在教会里面常常见到的讲道集、圣经解释等,这些在新教里面是有很多的。当时我很关注的是基督信仰超越时空的精髓与中国文化的精髓之间是如何切入、辩论和交流的。这些东西是非常有价值的。从某一个层面说,这是在探讨教会外面的一个事情,它并不是探讨如何建立教会、牧养等教会内部的事情,而是如何向教会外面的人、向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传福音的事情,是关于传教的事情。中国现在有十多亿人口,绝大部分是非信徒,所以与非信徒的对话是很重要的,是教会和基督徒不能忽略的一个话题。而且,看基督教在中国最开始传播到现在已经有千百年了,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中稳的,特别是唐朝、元朝、明末清初的福音三次入华都因各样的缘故中断了,福音的根一直很难扎稳在中国的土壤上。我想,文化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儒家和佛教文化,扎根非常得深、非常丰富。也许从某个上角度可以说,中国文化主要是“人立之教”——人所创立的宗教来表达的,比如道家、儒家、佛教都是由人创办的。如果从非信徒的角度来看的话,基督宗教也是“人立之教”,但是从信徒角度看,是“神立之教”——神所创立的宗教。“人立之教”与“神立之教”肯定有所冲突。我很关注的就是这方面的研究:基督宗教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的挑战与互相之间的交涉,这其中的内容是非常有价值的。原来我非常愿意能够在新教里的传教历史中发掘到这样的文化问题,但是一方面新教这方面的资料不是很多,而且我也没有办法找到。同时,我发现的确是有一些近代的基督教学者们也有这方面的文章,但是他们所写的基督教与儒家和佛教比较的文章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探讨的是很有限的几个问题,在全面和深度上远远不如明末清初耶稣会的利马窦、艾儒略等人所涉及的。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决定还是很正确的。特别是明末清初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发生过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或者说是基督教与佛教、儒家之间发生过一个非常空前绝后的对话。虽然是对话,但是对基督徒来说是个重要的传福音的工作,对佛教和儒家士大夫来说是个重要的保护中国文化道统的时期——中国人的上帝和基督徒的上帝遭遇了——所以那个时期的对话留下来的教训可以说是很有价值的。中国基督教对恢复对话传统的使命说当时的对话是空前绝后的,这绝对不是夸张的。当时利玛窦、徐光启等人他们并不仅仅是以一个学者、或者一个宗教人士的代表来参与的,他们是作为一个人,把能想到的关于信仰的问题都拿出来交流,同时又在宗教哲学等方面很好的保持了该有的东西。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他们的历史经验对于研究基督教未来如何传播是
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