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1 数据库系统概述.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应用
计算机学院
冯凤娟
1
教材与参考书
1.《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应用》冯凤娟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教材)
2.《数据库系统概论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
王珊、朱青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解析》李春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数据库原理》丁宝康经济科学出版社
5.《数据库原理—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
王亚平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
第一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数据模型
第四节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第五节数据库系统DBS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
2. 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一节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4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外存: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
软件:只有汇编语言,无数据
管理方面的软件
数据处理方式:批处理
发展
背景
5
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没有专有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应用程序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
(3)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做相应的修改.
(4)数据不共享; 数据面向程序,即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当多个应用涉及相同数据时,程序之间有大量的冗余数据
6
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以前)
外存:已有磁盘、磁鼓等直接
存取存储设备
软件: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
系统,OS中的文件系统
是专门管理外存的数据
管理软件;
数据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
实时处理
发展背景
7
特点: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中);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实现按文件名访问,.
(3)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的数据时,造成数据的冗余,以及由于重复存储,各自管理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4)数据独立性差; 一旦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
8
文件系统阶段的缺点
(1)数据冗余性
(2)数据的不一致性
(3)数据间联系弱
(4)数据共享性差
(5)数据独立性差
9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60年代末发生的三件大事:
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1969年10月,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
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发表关于网状模型的
DBTG报告(1971年通过)
1970年,
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10

0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