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威海文登李龙王.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登市宋村镇秃尾巴李龙王传说。据雍正本《文登县志》载:“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击之,(物)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除专设李龙王、龙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李龙王庙"或“龙母大殿"。每年三月初二龙母生日和六月初八李龙王生日,是全县民众的祭祀大典。道光《文登县志》所记情节同上,唯改郭姓妻为“李姓妻郭氏"。因“自明祀神龙于柘阳山,山之后多郭氏,山之前多李姓也。"(光绪《文登县志》)。乾隆年间袁枚著《》记为“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采而食焉,十四月产一小龙。"其余情节同上。旧时,文登人闯关东的特别多,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传到东三省后,人们又创造了李龙王跟黑龙江的白龙战斗,李龙佑护山东人的故事情节。“康熙五十三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说李龙从柘阳山回到这里,于是在此建李龙王庙和龙母坟,山名改为回龙山。据《宋村镇志》记载:明弘治年间,文登宋村镇山东村来了一对讨饭的夫妻,他们是侯家柘阳山后郭家人,姓李。村民怀着怜悯之心,将他俩留在村里住下来,将村西北角3间草房让给他们居住。李家夫妻膝下无儿无女,李老汉55岁那年,妻子一天去河边洗衣,见水中有条红鲤鱼,回家不久便怀了孕,过了一年零三个月,在农历六月初八日生了个男孩,取名李丕昭。这孩子与众不同,长了条尾巴,孩子长得很快,不长时间就能走路,独自外出,天不黑不回来,每天晚上回家吃奶,母亲便昏过去。这天晚上,李老汉用瓢把灯扣住,手拿镰刀在一旁等着,一更后见老伴昏过去了,马上将瓢揭开,只见一条龙,尾悬梁,头伸在母亲怀里吃奶。李老汉拿起镰刀一下子把龙的尾巴砍了下来,龙痛得抓起李老汉腾空而起,把他丢到东南大海里。自此,李龙王变成了秃尾巴。李龙王的少年故事。李龙王名李丕昭,9岁时外出扛活。一天,主人要他去浇园。他在井台上睡着了。主人很生气,李丕昭说:“今天中午有大雨,不用浇。"主人说:“这样好的天气,我还准备打场呢。"李说:“别打场,天一定下雨。"中午时,果然下了一场大雨。后来,主人经常问他天气情况,百灵百准。主人觉得这个小孩非同一般,就让在京城做官的儿子把他领到京城,介绍到张天师府上打杂。一天,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的文城人丛兰到张天师府里闲叙,李丕昭端茶水上来时,丛尚书问他:“你家在那里?家中有什么人?想不想回家?"李丕昭说:“山东文登宋村人,家有老母,好几年没回家,很是想念,但天师不准回家。"丛尚书转脸对天师说:“小李是我的老乡,看我的面子,准他个假,让他回家看看母亲。"张天师说:“准你两天假,一天去,一天回。"这样,小李子和风细雨地沿着河、湖、海回到了老家宋村山东村,探望了母亲。回京后,感激丛尚书为自己请假。一年,丛尚书要回家祭祖,小李得知后对丛尚书说:“你回家,我没有别的礼物相送,我送把伞给你遮阴凉。"丛尚书上轿赶路,一出门,一朵云彩遮住了轿子,轿行云从,一直送到文登城,丛尚书一下轿走进家门,云彩消散,一声晴天霹雳,大雨倾盆而下。丛尚书恍然大悟,原来祥云就是李丕昭送的伞

威海文登李龙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368 KB
  • 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