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思想史到政治哲学.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从思想史到政治哲学2007-12-298:48:03【原文出处】哲学动态【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611【原刊页号】34~38【分类号】C8【分类名】新思路【作者】张志强【作者简介】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要题】哲学思维近年来,随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关于中国哲学史写作的问题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哲学“哲学之终结”论述的异域回响;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学术史热和国学热以来,关于思想史写作讨论的日趋兴盛,也总是关涉于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问题,构成了这一问题出现的近因。关于思想史与哲学史写作范式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史写作最初问世之际便已经出现。时人多从陈寅恪与金岳霖关于冯友兰哲学史的《审查报告》中读出“微言大义”般的审思顾虑,这些顾虑多集中于中国思想传统的素材和范围与西方哲学的理想性规范之间,是否会出现削足适履、圆凿方枘之问题上。因此,思想史与哲学史两种范式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恰当处理中国思想传统及其历史实际的问题,也涉及到中国学术现代性中哲学与史学之间的分际问题。思想史写作中成为稳定范式并影响及于今天的,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典范之一的侯外庐思想史学,二是由钱穆发其端、余英时及其后学在港台衍其流的思想史学。所谓思想史学,不仅是哲学思想的历史,更是结合“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对历史中思想的整体性分析,而这种整体性分析的旨趣还表现为将思想视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而必然结合着对作为其下部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因此,侯外庐思想史学内在关联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学而成为一种总体历史学。余英时曾将自己的研究定位为关于思想史“内在理路”的研究,意在区别于与社会史结合的思想史和着重于道德形上学体系架构的熊牟系新儒家。一方面相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所侧重的外部社会结构分析而强调思想传统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则将思想传统的内在逻辑区别于形上学系统的观念逻辑。90年代以来思想史范式的回热与90年代蔚为显学的新社会史研究有关。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九十年代的思想史研究是另一种形式的与社会史结合的思想史学。其不同于侯外庐思想史之处,恰恰可以从人类学取向的新社会史与马克思主义宏观社会经济史研究之间的差别中看到。葛兆光将自己的思想史学称之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探究在长时段历史中作为“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的”“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尽管他将这种关注主体背后结构性依据和假设的思想史写作,区别于仅仅关注“小传统”中所谓民众思想的思想史,但其意图则在于通过思想史与新社会史的结合,来克服新社会史的缺陷。这种态度虽然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但在着重于结构而不是主体的取向上,却如出一辙。此外,汪晖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则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基本上把思想作为一种历史中的话语,通过话语的历史分析来展现历史变化,致力于通过话语的思想史研究来揭显中国现代历史演变。学术史上“中国哲学”问题的出现,严格说来是以观念史上“真理”观念的发生为先导的。研究哲学需要“必博稽众说而唯真理之是从”。对真理的探讨是超越于一时一地之利益,故而所探讨之真理是“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而且王国维明确认为,

从思想史到政治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4-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