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狂症中医治疗.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狂症中医治疗吴宏(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1251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26-03【摘要】目的凡因七情所伤,痰火为患,引起脑神功能失调,见神识昏乱,登高而歌,弄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常力所能,或直言怒骂,毁物伤人,或忧思郁结,行为乖张,自罪自责,悲观失望,消极厌世等,称为狂症。狂症与癫症,素有癫狂之称。目的:讨论狂症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诊察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狂症痰迷心窍者,宜清心解郁,豁痰开窍;心阴不足者,宜养阴清热,活血宁心;实火亢上者,宜清热泻火,安神利窍。林佩琴对狂症治疗,“上焦实者,从高抑之;阳明实者脉伏,痰火在上,因而越之,……形症脉气俱实,当涌吐兼利之”(《类证治裁》)。另外还提到,“以喜胜之”,“以恐胜之”的精神治疗法,仅供参考。待神志恢复后,还应养心安神,健脾除湿,巩固治疗。针灸治疗,常有卓效,结合使用。【关键词】狂症中医治疗一、定义凡因七情所伤,痰火为患,引起脑神功能失调,见神识昏乱,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常力所能,或直言怒骂,毁物伤人,或忧思郁结,行为乖张,自罪自责,悲观失望,消极厌世等,称为狂症。狂症与癫症,素有癫狂之称。李健斋曰狂者,凶狂也,轻则自高自是,好歌好舞,甚则弄衣而走,逾垣上屋,乂甚则披头大叫,不避水火,且好杀人。此心火独盛”(《医学入门》痰类)。对病机症候有一定的描述,指击狂症系神志失常的病变,为损伤脑神所引起。狂症,其发病率不如癫症高,常反复发作,自行缓解,少数病人,可迁延数年。狂症多发于青壮年,童年及老年少见。二、 源流狂症,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病能篇》:“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其症候特征,“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素问•脉要精微论》)「'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数日不食,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素问•阳明脉解篇》)。之外,《灵枢•癫狂》还载道:“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善怒、善恐者,得之忧饥”,“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系统论述了狂症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多用针灸治疗)等。对狂症的病因认识,除七情所伤,痰火为患外,尚有遗传之说。《黄帝内经》明言“癫得之于母腹中”。这是否包括狂症?存疑待考,以后诸书,未见记载。以后两干余年,历代医家均对狂症有所论述。如吴谦曰:“狂疾始发,多怒不卧,其则凶狂欲杀。目直骂詈,不识亲疏,而夜多不卧,以邪并于阳也”(《医宗金鉴》癫痫总括)。是故狂症多阳证,实证。又林佩琴亦曰:“因郁发狂,笑詈善怒,面赤目红。脉洪大,此阳气暴折,因怒触发,木火失制,热痰上乘心包,病名阳厥。”其论虽简,立意颇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 病因病理1>情感失调,痰迷清窍七情六郁,损伤肝气。肝郁气滞,不得宣畅,气郁化火,肝胆气逆,木火相煽,津液煎熬,结为痰火,痰浊上扰,脑窍被蒙,神志失常,发为狂症。正如叶天士所说「'狂由大惊大恐,病在肝胆胃经,三阳并而上升

狂症中医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