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本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说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是雇佣劳动
第二节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说明商品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如何成为价值增殖的过程。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说明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揭示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生产力提高的内部动力。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
通过揭示工资的本质来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本节分三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一、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雇佣劳动关系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是在商品经济中产生的,货币是资本采取的第一个表现形态,但是货币并不等于资本……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一般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如下区别:
1、运动的形式不同
2、运动的内容不同
3、运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4、运动的限度不同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1、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形式
一般货币:W1——G——W2
即:商品1——货币——商品2
作为资本的货币:G——W——G
即:货币——商品——货币
在两个运动形式中:顺序、起点与终点、过程的媒介存在着区别。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2、两种货币的不同运动内容
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货币仅仅是交换的媒介。
G—W—G (货币——商品——货币)表示的是价值从货币形态出发,以商品为媒介再向货币形态的回归,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3、两种货币运动的不同目的或动机
在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中,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或动机是获取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在G—W—G (货币——商品——货币)货币所有者的目的或动机只能是价值的增殖。因此,后一公式应写成:G—W—G+Δ G
或: G—W—G’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初步概念:
当货币以G—W—G+Δ G的形式运动,从而带来增殖额Δ G时,这个货币就不再是一般的货币,它已经转化成资本,尽管在表面上看它与一般货币没有区别。
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带来的增殖余额ΔG,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一、一般货币与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4、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是无限的
资本运动的终点与起点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因此每次运动都是一次新的运动的起点,都可以开始一次新的运动。这样资本的运动就变为:
G—W—G’—W— G’’—W—G’’’……
11/14/2017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