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性人际关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兩性人際關係幼二B9608078張湘寧一、前言兩性關係最後所碰觸到的是心理層面/心靈層面-「人性」(humannature)的發展。此階段的教育重點應放在如何透過「性教育」的實施來發揚「人性」,提昇學生的「自尊」與學習「愛與被愛」的「人格教育」與「愛的教育」,以恢復人性的完整。二、兩性人際發展的歷程幼兒期:「無性期」兒童期:「同性群友期」青春期「同性密友期」「少年情懷」「重色輕友」青年、成年期:「異性群友期」「異性密友期」、「情愛期」、「婚姻期」結婚後:「蜜月期」、「衝突期」、「調適期」、「和諧期」三、人際互動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同性群友期」:發展個體的「社會感」拓展人際關係。「同性密友期」:則在充實自我的內涵,發展人際情感。「異性群友期」:培養兩性社交技巧,學習與異性相處的知能。「異性密友期」:學習兩性溝通技巧,建立婚姻關係厚實的基礎。四、兩性互動技巧在過去威權社會處理兩性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互不參與、不接觸,婚前「男女授受不親」、「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婚後「三從四德」、「男主內、女主外」。然而,現代民主社會的兩性關係是不能再不接觸,而是應強調平等「參與」互動的「兩性關係」。因此,「兩性互動」可增進並維持兩性關係的正常發展,其內容則包括人際關係中的建立自尊、澄清價值、做決定、有效溝通、自我肯定、拒絕技巧、協商、尋求協助等「技巧」的學習。五、異性友情的重要性Argyle和Henderson(1996)的研究發現:同性或異性朋友較多,經常能夠與之聚會談心的人,通常較為長壽、健康、有幸福感..Papalia(1999)認為,青年階段人際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從同性友誼的型態轉為以異性朋友的友誼關係。兩性關係之互動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它是一種多元、亙補、成長又開放的關係,而非僅限於男歡女愛的情愛關係。六、結論從「人性」出發去尋求並實踐「自尊」和「愛」。一個具備自尊的人,他才懂得如何去愛人,而人因為愛人而得到更多的「被愛」,因為被愛而更能彰顯「自尊」不是虛假的。自尊-愛人-被愛,如此形成一個良性的自我與人際互動過程。此外,從兩性的交往互動中,學習去發掘真正的「自尊」,實踐「愛人」的大願。。

《两性人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engjiong621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