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考美学.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考美学00037(1)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2)这里的生产既有孕育分娩的意思,即实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3)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涵义。(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到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观点;(2)审美趣味作为主推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3.【简答】美育的内涵(1)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2)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3)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美育的先驱之一,他的美育思想因他本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而颇受时人重视。(2)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美育。(3)他认为,美育是用过情感去感化别人的。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式他趣味教育观的补充。(1)悲壮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2)悲壮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与超越。(3)悲壮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1)指艺术品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旋律、词语等,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2)是艺术品直接性的物质存在。(3)直接指示、负载若艺术的意象世界。(1)蔡元培是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美学家,也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着。(2)他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美育。(3)他十分推崇美育的价值,剔除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他把美育看成是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1)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哲学家。(2)柏拉图认为必须从幼年起对人施行严格的教育,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美育,他认为用故事形成儿童的心灵,比手形成他们的身体还要费更多的心血。因此,必须用高尚的文艺作品陶冶青少年的心灵。(1)客观对象的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2)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3)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4)表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1)。(2)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3)以为指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4)突出了审美本质,但脱离了人类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1)优美和崇高时两种不同形态的美,是人在社会实践汇中呈现出的两种存在状态。(2)优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而崇高则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3)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的人生境界。

自考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