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和 子宫腺肌病
蚌埠医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
1
第一节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概述
二、原因
三、发病机理
四、病理
五、临床分期
六、临床表现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
2
一、概述 ㈠概念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3
一、概述
㈡发病率
妇科剖腹手术 5%~15%
因不孕腹腔镜检查 12%~48%
一般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25 ~ 45岁妇女居多
4
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
一、概述
5
二、病因
㈠遗传因素
㈡免疫因素
㈢盆腔炎症
㈣经腹剖宫手术
㈤人工流产
㈥先天性因素
6
三、发生机制: ⑴经血倒流
人工流产术阴道闭锁
经血逆流
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
腹腔
卵巢、盆腔腹膜
剖宫取胎术
腹壁切口
分娩会阴切开
会阴切口
种植
种植
种植
7
三、发生机制: ⑵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主要依据:
内膜组织;
。
主要内容:
;
、手及大腿的皮肤和肌肉的子宫内膜
异位症可能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
8
三、发生机制:
经血
慢性炎症
卵巢激素
卵巢表面上皮
盆腔腹膜
子宫内膜样组织
9
三、发生机制:
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在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下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发生异位后,能否形成内异症可能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可能是多因素遗传的影响。
,清除盆腔活性子宫内膜细胞能力减低的结果。该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活性降低,对自体同源子宫内膜细胞的细胞毒性也减低。内异症的发生也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机体把异位子宫内膜当成自体组织而不进行清除。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