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
徐志摩《想飞》
朗读
“飞上天空去浮想
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滚动着
从陆地看到海
从海再看到陆地
凌空去看一个明白。”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的想像:古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盖天说”:但一圆一方怎样联接起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有人对“天圆地方”的说法加以修改。认为天像一斗笠,中间高四周低,盖在地的上面;而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也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样天和地的连接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此种看法是把天比做大盖子盖在地上,所以称为“盖天说”。
不断的探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闭合体。现在我们知道是一个球体。
见证全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空,终于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模型。
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球照片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