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维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1977)提出情绪四维理论:
愉快度: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
紧张度: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包括肌肉紧张和动作抑制的程度。
激动度:个体对情绪情境的突然出现缺乏预料和准备的程度。
确信度: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古代分类:《礼记》提出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憩。其他人的分类。
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前者是任何动物共有的,先天的。后者是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的。
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人类有11种基本情绪,如兴趣、惊奇、痛苦、厌恶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三类:
基本情绪组合:如恐惧——害羞
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结合:如疼痛——恐惧——怒
基本情绪与认知结合:如多疑——恐惧——内疚
3、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
罗素(Russel,1980)提出情绪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
愉快度可以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强度分为中等强
和高等强度。由此分成四种模型:
愉快——高等强度:高兴
愉快——中等强度:轻松
不愉快——高等强度:厌烦
不愉快——中等强度:惊恐
如图所示。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典型的有三种:
1、心境
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
2、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等。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不良后果的推脱。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
3、应激
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应激状态产生:与人对情景和人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有关。如果个体判断自己的能力不能应付情景,就会体验到紧张。
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一系列生物反应。如呼吸,心率、肌肉上的变化,以维持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塞里称这种变化为适应性综合症,包括三个阶段:
:产生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进行适应性防御。
:生理机能进一步变化,如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以充分动员人体潜能,对付环境突变。
:刺激如果依然存在,阻抗继续发生,但适应能力已经用尽,导致适应性疾病。
(三)情感的分类
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2、理智感
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解决问题后喜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
普通心理学4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