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普通心理学49.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态度表现在行为中:如“奋不顾身”与“明哲保身”。
性格具有道德评价含义:即人格差异,有好坏之分,例如:“大公无私”与“损公济私”。
性格受环境影响很大,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性格与生物因素有关系:脑损伤者变得粗俗、顽固等。
(二)自我调控系统
是人格中的自控系统,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包括三个子系统:
1、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知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
3、自我调控: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对自我意识进行调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例如:当一个学生知道学习重要,于是监督鼓励自己,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坚持不懈。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1、本我(id)
这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由先天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具有较强冲动力量,也被称做“力比多”(libido),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ego)
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superego)
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
超我的作用: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善的境界。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
三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整体,各自代表人格的不同方面,即生物本能我,心理社会我,和道德理想我。
三者相互协调,人格才表现健康;三者发生冲突,人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论
二、类型论
一、特质论
起源:人格特质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因素,是测评人格的基本单位。

普通心理学4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