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生成长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没有心理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当然,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太多的学生频繁地用“好烦”、“太沉重”、“好辛苦”等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学习生活,这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严重超负荷了。请看最近的一则新闻报道:安徽财经网讯:24日,高考成绩公布,就在当天下午3点,位于合肥市新蚌埠路铁静苑小区内,一名18岁的男孩从27楼跳下,当场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死者是今年的一名高考生,因考试失利选择轻生。……采访中,记者听到这对夫妻(笔者注:轻生男孩父母)说,当天下午,孩子查完高考分数后就回到了自己房间,并把门反锁,还称不想活了。“我们多次敲门里面都没动静,之后便拨打了110,可是,民警赶到后也没将门打开。随后,民警又叫来了消防官兵,谁知,就在消防队员刚赶到时,孩子就出了事。”这是血淋淋的事实。再看我们学校,临近期末,好几个班级都有学生不正常的请假。这里说的不正常的请假,指的是不因生病、家中有要事的请假,而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导致的。而且,已有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休学。由此,我又想到所教班中的一些学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A学生。A是定向班中的一个,初进我校时活泼开朗,甚至可说是意气激昂,学习轻松,似学有余力。开始的几次考试,比如单元考、月考,考得挺不错;特别是月考,取得了年段前三的好成绩。那时课上课后的他,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勃发的意气、一种乐观开朗的情怀。然而,期中考后,慢慢地,发现那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不见了,轻快地嚷嚷声听不到了,上课时,看到是他抑郁的双眼,紧闭的嘴。有时他专心地听讲,注视着讲课的我,但一触到我扫向他的眼光,他就极慌乱地低下头去,含着十二分的悲哀。哦,这太让我心痛了。多朝气蓬勃的青年,竟变成了这个模样,抑郁、多虑不安、敏感脆弱!是什么改变了他,才两个月多点的时间啊。我要他复原!当然,复原是不太可能的,时过境迁,人在长大!那么,但求健康成长!于是我特别仔细地批改他的作业,我不想意图显豁地找他谈话,我想通过学科学习、练习讲解辅导去接近他。人的心灵有时是多么富有特性和脆弱啊,A已经如此忧郁、敏感、多虑,我越小心谨慎越好啊。而且,他的问题源自于学习,如果学习成绩上去了,他的自信、昂扬、勃发,大概也就同时回来了吧。A语文学科不太好。究其原因,一,基础不扎实,二,认识不到位;三,认识不到位导致态度不对、学习方法不对。我又想,语文学科是这样的,别的学科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于是,我向各任课老师一一了解情况,希望跟A谈话时能更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几次辅导交流之后,逐渐全面地了解了他,他的心理压力确实主要来自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考试、成绩排名和学习方法。当谈到考试时,他明显地紧张,言语躲躲闪闪,甚至排斥厌烦。考试后,很多学生十分关心成绩以及成绩排名。A曾一炮打响,取得那样的好成绩,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然而,对他来说,成绩排名的前后落差使得他由受到大大的激励与肯定,转为更多更大的心理负担。关于学习方法,A表示他努力运用老师教导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虽然十分辛苦,但仍十二分地努力实施,可恨的是,如此孜孜以求,竟金石不开!了解这些之后,我觉得要讲的道理不难说清。谈及考试适当的紧张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于紧张或害怕就容易形成过重的心理压力,这会严重影响人考试时发挥正常的水平。考不好使

学生成长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