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康德的一生.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康德的一生第三小组组长:组员: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逝世。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人物简介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毕业;从1746年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四年;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日病逝。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主要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康德审美四契机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康德生活康德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他喜欢打牌,经常去看戏剧或听音乐会。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他每天早上5时准时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烟。他每天都邀请各界朋友一起讨论政治和哲学,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愿意一个人单独用餐,认为一个人吃饭更消耗精力,因为孤单一人用膳,头脑就得不到休息。而如果用餐时同朋友们边吃边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乐。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茶、写作、讲学、进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时是他散步的时间,风雨无阻。据说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诞生的。因为伏案工作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康德有很严重的“疑病症”,认为空气中充满了细菌。极端注重养生的他一生没生过大病,所以基本拒绝吃药,只吃老友给他开的一种保健药片。一吃,就是几十年不变。著名的散步康德的散步被称为“著名的散步”。他每天3点半准时出门,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当地居民多以康德出现来对表。康德散步的路程也十分固定,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

康德的一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88 MB
  • 时间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