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的“四大策略”.docx指导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的“四大策略”陈丽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中心幼儿园351100绘画活动是开发幼儿观察、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对幼儿非智力的开发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涂鸦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完全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和特征,只是满足于绘画过程中涂鸦所带来的愉悦。面对涂鸦期的幼儿,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和手段去引导他们的绘画活动呢?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具体策略是:策略之一:创设可感情境,萌发绘画热情。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很多是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们常常受眼前的物品和情景刺激而产牛绘画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利用涂鸦期幼儿最能感知、最能理解和易于接受的直观实物、语言、图片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刺激,萌发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进而产牛对绘画的兴趣,然后从事物的形状和色彩等的初步认识中,激起涂鸦期幼儿的审美动机,产牛通过色块、线条及色彩来表现牛活经验的期盼。如:为了激发幼儿感知曲线和宜线的兴趣,我让幼儿感受妈妈的头发,让幼儿观看录像,烫头发前的妈妈和烫头发后的妈妈,孩子看到直发的妈妈经过理发师的处理,马上便成卷头发的妈妈,幼儿在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线条的变化,对画线产牛了浓厚的兴趣。在画线条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画线条,也不是单纯的用一种颜色,而是把色块涂进去,把多种颜色都溶进去,在幼儿看来这样的图案显得漂亮。幼儿对故事、儿歌较感兴趣,情景化的语言能唤起幼儿的记忆表象,激发幼儿的想像及绘画愿望。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小朋友家的鱼缸里养了许多金鱼,这些金鱼在水里冒泡泡,卜卜卜、卜卜卜……泡泡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泡泡充满整个鱼缸想到充满整个屋子,还想到泡泡飘到窗外、跑到阳台上等等。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整张纸上画满了泡泡,嘴里还”卜卜卜哋念个不停。在想像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策略之二:依据幼儿爱好,择取绘画内容。幼儿的爱好,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那些能够让幼儿掌握、理解并且熟悉的东西,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东西。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是涂鸦期幼儿熟悉的和生活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新奇。孩子最喜欢动物,也喜欢画动物,如小鱼、小鸟、小鸡或是小猫、小狗、小兔。孩子更喜欢画色彩鲜艳的东西,如星星、月亮、花朵、彩旗等,这些都是孩子爱画的。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动物角和观察角,为幼儿绘画埋下伏笔。孩子的绘画应选择以线条为主,因为孩子的绘画基本是经过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四个阶段,以线条为主,画一些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如宝宝的手帕、小熊家的电话线、春天的柳树、好吃的面条等形象生动的物体。而且选择绘画的图形不要有封口的,先是半封口的,逐步过渡到全封口。策略之三:顺乎心理特征,组织绘画活动。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了让幼儿欣赏范画作画。活动形式多以上课形式进行,过程规范,“观察一一讲解一一作画一一评价”,似无纽:漏。幼儿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无人理会,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教师的欣慰感、成就感就溢于言表。其实,这样的模式忽视了幼儿的心理感受,给幼儿自由表现设置了障碍。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尤其是涂鸦期幼儿,这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借助游戏的方式来激发
指导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的“四大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