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发展
马庆钰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北西北十省学会研究会年会
,北京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趋势图
1999-2007我国民间组织变化情况单位:万个
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社会团体
增长%
-9
-
-
民办非企业
增长%
基金会
936
975
1144
1369
增长%
截止2007年底,,,%;,%;基金会1369个,%。
国家
年支出规模
占GDP %
支薪人员占
非农就业人口%
芬兰
%
3%,1995年
德国
%
% ,1995年
英国
%
6% ,1995年
日本
%
% ,1995年
美国
%
% ,1995年
中国
%
%,2002年
2002年,中国全部社团总支出约为330亿元,,%。有90%组织年支出额在50万以下,5%左右组织年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年支出额在100万以上的组织不到2%。
问题之一:发展不充分
问题之二:角色功能混乱
原本代表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因为与权力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导致明显官方化和行政化
上海:%的协会负责人由业务主管单位委托或兼职;
湖北:某市有行业协会177家,党政机关干部在其中兼职的120家,占行业协会的68%,兼职干部244人(2006)
问题之三: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民间组织比如民办非企业单位,偏离了NGO的本质。进行市场营利活动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性行为往往和营利性动机交织一起
广大公众对于NGO组织的“非营利性”缺乏明确认识和理解
问题之四:自身管理落后
内部管理缺乏规范
组织章程贯彻不到位
非民主化现象比较明显
社会组织发展的
外部环境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会关系分而不开
登记门槛设置过繁
规制过剩与法律匮乏
税收优惠不规范不科学
创设基本法律,规范税收优惠
创设NGO基本法律,解决规制过剩与法律匮乏的矛盾
规范NGO减免税政策管理,保证NGO利益公平
用管理创新促进NGO发展之一
区别两类组织
——非营利组织标准:①自我管理的法人②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③不是国家政府的一部分
——公益组织标准:①除与上述相同外,②谋求公益是唯一目的
——区别组织性质是重要前提
成立统一机构专责对公益组织认定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