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微课论文.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微课论文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 胡铁生微课程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程的属性认识第一,微课程的资源属性。教学资源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但过去的资源建设模式可以称之为“课件模式”:以课件为主要类型,以完整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为开发单位,服务于教师的教,资源容量大,交互开放性差。微课程的出现则是对传统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一种“修订和反思”。它既是一种新的资源建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类型。因此,资源属性是微课程最早体现的、也是被广大师生最容易理解接受的一种基本属性。第二,微课程的时代属性。在国内,微课程的概念提出于2010年前后,正是微博、微信、微媒体、微学习、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新媒体与新思想集中爆发的时期。新技术、新媒体、新观念的冲击,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急剧的转型和深刻变化。微课程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甚至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体现了当代IT科技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三大特征,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第三,微课程的技术属性。微课程“短小精悍”,具有许多传统资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比如,其时间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且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容量小、便于下载和交流传播,对网络带宽和播放设备的要求不高;微课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学生对视频可以暂停、快进和反复观看,直到完全弄懂,配套的在线练习可以随时检查微课程学习的效果。但要制作出一个优质的微课程,教师还必须掌握必备的技术能力,如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加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意设计能力、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微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视频的录制与编辑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技术(能力),才能实现微课程的“精悍”: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设计精心、教学活动精彩、学习效果显著。微课程技术很重要(特别是针对微课程的云服务技术),但不应该把它绝对化,而应遵循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原则与方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采用最适当的技术形式。第四,微课程的课程属性。这是微课程“最高级”和“最重要”的属性。一直以来,“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只要一提到‘课程’一词,其意义就难免会陷入众说纷纭的境地,如果你想难倒一位课程论专家,你就问他什么是课程。”(焦建利,2013年)。当前我国仍有“微课”、“微课程”的概念和称谓之争。其实两者并不是简单的非你即我、彼此替代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即微课程发端于微课,微课程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课程的属性才是微课程的根本属性(胡铁生,2013年)。否则,微课程充其量只能扮演“资源包”(以视频为主,包含课件、教案、练习等资源集)的角色。而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恰恰证明:单纯的“资源”无论有多精美,都不可能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和高度来设计、制作和应用微课程,才能使微课程走得更高、更远,微课程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述微课程的四个属性从认识和实践的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三个层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微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