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品的养护技术
第1章绪论
学习导引
1. 物流商品养护的目的,物流商品养护的基本策略;
2. 物流商品的有效期;
3. 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主要类型;
4. 影响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5. 物流商品养护的规划实施。
物流商品养护引述 物流商品养护与物流商品养护技术
物流商品养护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证商品质量,减少商品损耗,防止商品变质所进行的维护和保养。
物流商品养护技术是研究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和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技术。
物流商品养护的目的与任务
最大限度地保护商品质量、减少商品的损失是商品养护的根本目的。
一方面是研究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情况以及质量发生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即更重要的是研究保障商品质量安全的科学养护方法。
物流商品养护的基本策略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物流商品养护工作的基本策略。
“防”是主动的,能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商品质量、减少商品损失的目的,因此必须做到防得早、防得好,工作要细致周密,并渗透到物流的每个环节。
一旦发生了质量问题,就必须进行及时、有的放矢的“治”。
商品分类与商品保质期 商品分类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某种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次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种乃至花色、规格等细目的过程。
按照GB 7635-87,我国生产的所有工农业产品被分为23个门类99个大类。
商品质量
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
QS标志。“QS”(Quality Safety)是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我国对小麦粉、大米、植物油、酱油、肉制品、饮料、速冻食品等28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出厂前必须加(印)贴“QS”标志。
3C认证。“pulsory Certification”C”即“3C”,它是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的统一标志。
商品质量
QS标志
3C认证
QS标志与3C认证
商品保质期
商品的保质期是指商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商品质量的期限。超过此期限,仍可能具备相应性能,但应通过质量检验确定其质量状况。
商品的保质期不同于保存期。商品的保存期是指商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商品质量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不应再使用。
对同一商品,保存期应当长于保质期。商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化妆品、药品上标注得较为广泛。
物流商品质量变化的类型 物理变化
商品的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物质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并且可以反复进行变化的现象。
如:挥发、溶化、熔化、渗漏、串味、沾污、干裂、沉淀。
9仓储商品养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