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标准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
一、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在经济理论中,均衡是指经济中有关经济变量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状态。所谓暂时稳定,意味着均衡是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当有关经济变量的力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即条件改变,均衡状态就不复存在了。但是旧均衡状态被打破,并不表示经济将永远处于失衡状态,而是可能正在向新的经济均衡方向发展。从动态的观点看,经济总是处于均衡、失衡、再均衡的发展过程中。
对均衡的分析有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们是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时去孤立地考察某种商品,某种资源,某一消费者,某一生产者的均衡状态。换而言之,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受其自身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影响,而与其它商品的供求状况无关。该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所首创,以后又为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在提出垄断竞争理论中所发展。在此前的几章中,所说明的单个产品的要素市场的均衡,就是局部均衡。它是利用供求分析说明单一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而言,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用来分析所有市场、所有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强调相互联系。即经济中所有的市场,所有的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其它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因此,一种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被确定。简而言之,任何一种市场供求,不仅是该商品价格的函数,同时也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函数。例如,粮食价格的提高,要影响到一系列以粮食为原料的其它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变动;猪肉价格的提高将引起对其它肉蛋品种需求量的增加。这说明,某一局部的经济参数的变动,将会引起另一局部经济参数的变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为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所首创,以后又为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
二、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
瓦尔拉是一般均衡理论的首创者,其后继者虽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但都共同遵循了瓦尔拉对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思路。因此,在这里主要介绍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说明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的假设条件
第一,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只有两部门经济。一是厂商,一是消费者。
第二,所有的产品和劳务都由厂商生产,所有的投入要素都由消费者提供。即是说不存在厂商之间相互提供使用的中间产品。
第三,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因此,无论在任何市场上都可以达到既无过剩,又无短缺的市场出清状态。因为,当出现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当出现供小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上升,最终会调整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第四,消费者偏好、技术条件和要素供给不变,没有投资和负投资,也没有储蓄和负储蓄。就是说,在没有技术进步时,生产系数也不会变化,即投入与产出比不发生变化。同时也排除了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复杂影响作用。
第五,规模收益不变。例如,生产一单位X商品,假设需要一单位的生产要素Y1,和两单位的生产要素Y2,如果规模收益要增加一倍,即生产两单位X商品,就需要两单位的生产要素Y
1,和四单位的生产要素Y2。如果规模收益要扩大n倍,即要生产n个单位的X商品,就需要投入n个单位的生产要素Y1和2n个单位的生产要素Y2。
(二)瓦尔拉模型的基本内容
该模型是一个高度简化的模型,只包括两个部门、两种市场和两组价格。
两个部门是指家庭和厂商。家庭又称居民户,一方面是商品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供给者。厂商又称企业,一方面是商品的所有者或供给者,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或消费者。
两种市场是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将作为商品需求者的居民户和作为商品供给者的厂商联系在一起。要素市场将作为生产要素供给者的居民户和作为生产要素需求者的厂商联系起来。
两组价格是指商品市场上形成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市场上形成的生产要素价格。
居民户或家庭的需求取决于这两组价格。即一方面作生产要素所有者在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而得到收入;另一方面在商品市场上作为商品需求者购买商品,而支出其收入。由于假设条件中没有储蓄和负储蓄,则居民户出售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必然等于其购买商品的支出数量。
同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取决于这两组价格。即一方面作为要素的需求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而付出支出,另一方面作为商品的供给者,在商品市场上提供商品而得到收入。厂商的支出是其生产成本,厂商的收入是其收益。由于假设厂商不进行投资和负投资,厂商的收益必然等于其生产成本。
L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