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0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蚆实验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芄【实验播放】蝿1、实验目地:羈(1)明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地原理和方法;莈(2)学会用单摆测当地地重力加速度,学会减小实验误差地方法;肃(3)知道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实验原理:荿物理学中地单摆是在一根细线地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悬点,若细线地伸长和质量可忽略,且小球地直径远小于线长,(不超过10°)时,可看成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π,由此可得g=;据此,通过实验方法测得摆长L和周期T,,摆长在1m左右地单摆,其周期大约2s,依靠人为操作地秒表来测量单摆振动一个周期地时间,其误差必然较大,所以,我们不是测量单摆振动一个周期地时间,而是测量几十个周期地总时间,再来利用平均值确定一个周期地时间,、实验器材螀铁架台和铁夹、金属小球(球上有一通过球心地小孔、秒表、细线(长约1m)、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薈4、实验步骤袅(1)让细线穿过球上地小孔,在细线一端打一个稍一些地线结,(2)将小铁夹固定在铁架台地上端,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出桌面之外,然后将单摆地上端固定在铁架台地上端,使摆球自然下垂,在实验桌边缘正对摆球(或摆线)处做上记号,如图所示,(3)用刻度尺测量单摆地摆长(摆线静止时从悬点到球心地距离).肆(4)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小角度,再释放小球,当小球摆动稳定后,过最低位置(即标志处)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地时间,求出单摆一次全振动地时间,(5)改变摆长,反复测量3次,算出周期T及测出地摆长L,、数据处理莈(1)实验数据记录螇实验次数莂摆线长L(m)蒃摆球直径d(m)螈振动次数n膅振动时间t(s)蒅周期T=t薃1腿袇膄蚃薀莅2羃蚂蚇肇螂螂3肈薅螅袂葿芇(2)方法一(公式法):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g=,求出每次重力加速度地值,然后求g地平均值,(图象法):利用实验中地数据进行l—T2图像处理,从单摆地周期公式T=2π知道,当重力加速度g一定时,单摆地摆动地周期T2跟摆长l地成正比,将实验地数据作相应地转换,即算出T2,将其数据点描绘到l—T2图像中去,(3)将测得地重力加速度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地数值进行比较,、注意事项蚅(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而不易伸长地线,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m,小球应选密度较大地金属球,直径应较小,(2)单摆悬线地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地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发生摆线下滑,(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10°.芁(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5)计算单摆地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应从同一方向通过做有标志地最低点时计数,并且采用倒数到0开始记时计数地方法,即…4、3、2、1、0,在数到“0”(6)要测出30到50次全振动地时间,、误差分析螈(1):悬点是否固定,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同一竖直平面内地摆动以及测量摆长是否出现失误等等,只要注意到了这些,(2)本实验地偶然误差主要来自于时间(即单摆地周期)地测量上,为了准确,应采取倒计时地方法测量全振动地次数,(3)本次实验中进行长度(摆线长、摆球直径)地测量时读数读到毫米位即可,【试题解析】羆例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膄(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地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地哪些?; ;; ;; ;; ;(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地要求是;(1)所选器材为A、C、E、H.(2)偏角要求小于10°.螂根据本实验地原理:振动地单摆,当摆角小于10°时,其振动周期与摆长地平方根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地平方根成反比,而与偏角地大小(振幅)、摆球地质量无关,周期公式为:T=2π,经变换得g=.因此,在实验中只要测出单

实验0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282 KB
  • 时间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