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津冀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津冀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2016年,京津冀三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的趋势逐步显现,发展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2017年,随着政策的逐步到位、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望再上台阶。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尽管京津冀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京津冀合作、一体化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1、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比较大。2015年,北京、;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北京、;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北京、。北京和天津都是中国的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有着别的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科技智力支撑以及位居前列的经济实力和历史沉淀。天津和河北靠近北京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河北很多城市地处于山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客观要求各城市和地区之间发展程度较接近并且各有自己的发展特色。京津冀三地经济差距较大,严重影响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内部城镇化发展失衡2015年,北京、天津、%、%、%。显然,京津两市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我(%),已经达到了却低于全。京津冀地区市区人口500万以上的是北京、天津;而长三角市区人口200万到500万的城市有九个,京津冀只有两个:石家庄、唐山。长三角有一群“小老虎”,京津冀只有两个。北京、天津鹤立鸡群,河北的一些城市总体上相对都比较弱,缺少一些能带动周边发展的城市群。目前,京津冀还处于典型的中心—外围模式,京津两市(特别是北京)依靠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从周边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口。3、深层次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缺乏京津冀合作以物资协作和浅层次的垂直分工居多,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很少,导致三地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弱。在第一产业内部,京津与河北之间的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主要是围绕着京津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而动。农产品的低价格以及由此导致的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河北开展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北京、天津的第三产业多是为当地服务,没有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条,缺乏外部联动能力。理论上,能够对河北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的是第二产业,但北京、天津的第二产业整体层次并不高,再加上各自都追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而限制传统产业向外转移或产业链的向外延伸等诸多原因的存在,导致京津的发展还不能对河北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4、产业结构不合理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是以城市群的面目出现的,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城市群、英国中部城市群、德国中部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大小城市之间,在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业部门合理分工的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可以说,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二、京

京津冀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5-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