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网格动态管理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开展尊敬的各位领导:2013年,在清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水渡口街道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社区矫正工作亲情化、信息化、网格化为目标,坚持矫正工作同平安创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开展。现将我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加强组织领导,力求“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力量到位。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司法所长为副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街道各社区也相应成立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矫正对象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安全可靠。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在矫正工作开展中,街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制度办事。在接矫工作中落实家庭走访、调查笔录、信息核查等制度;在监督管理工作中落实监督考察、定期排查等制度;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落实个案矫正、集中教育、公益劳动等制度;在考核奖惩工作中落实计分考核办法、奖惩结果告知和公示制度。三是后勤保障到位。街道为社区矫正工作配备了矫正谈心室、矫正工作室等办公场所,并配备了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脑等办公用品,并将矫正经费专款专用。街道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情况良好,拥有3名行政编制人员及2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障。二、结合辖区实际,打造“三点特色”。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打造亲情化帮扶。工作中,街道紧紧围绕工作职责,针对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体情况,以“爱”字出发,从“帮”字入手,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2013年4月份,街道司法所了解到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家庭负担很重,情绪比较低落。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并向街道申请对其家庭每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还动员其参加街道劳动部门牵头的食品制作技能培训。在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的亲情帮助下,徐某开了一家早餐馆,离家的妻子也从娘家回来一起创业,走上了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二是发挥网格作用,实现动态化管理。街道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中,打造社区矫正工作网格体系。要求社区网格员认真落实“一日双巡”制度,对一般矫正对象每月上门一次,了解其思想动态;对重点矫正对象每周上门一次,听取其汇报,了解其去向,掌握其行踪。通过辖区网格动态管控,街道最大限度地将矫正对象纳入管理视线,有效防止和避免了脱管、漏管。三是借力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监控。街道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依托社区矫正移动定位监控平台和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确保及时录入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刑罚执行情况等信息。通过上述2个平台,街道进一步强化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力度,同时也扎实推进了街道社区矫正信息化工作的建设步伐。三、注重工作细节,把好“三大关口”一是审前评估,把好入口关。在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街道司法所针对每一个移交过来的审前评估卷宗,通过调查、走访等进行充分论证,形成调查笔录、评估意见书等书面材料,并及时提交所委托的人民法院,作为法院审判是否适用非监禁刑、宣告缓刑的参考依据。同时对拟入矫人员进行提前管控,把好入口关。二是依据制度,把好监管关。针对社区群众社会关系复杂、人员流动量大
水渡口街道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材料1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