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良嗣与宋金“海上之盟”【毕业论文】.docx本科毕业论文(20届)论赵良嗣与宋金“海上之盟”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 序言 1二、 赵良嗣南下献策 1 (一)赵良话习其丿J 1—(二)南下献策 2—(三)宋廷的争论取舍 3三、 赵良嗣七次使金 3 (一)第一次使金 4 (二)第二次使金 5—(三)第三次使金 6—(四)第四次使金 6_(五)第五次使金 7 (六)第六次使金 8 (七)第七次使金 9四、 赵良嗣的悲剧及其成因 10 (一)悲惨结局 10 (二)悲剧的原因 10 1、赵良嗣自身的不忘故国之情 10 2、北宋末年朝廷的腐朽 11 3、理学道德价值观的僵化 12五、 结论 12参考文献 1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宋、金“海上Z盟”是北宋末年影响当时政局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整个事件中,赵良嗣其中的关键人物,他提出并七次出使金国,促成了盟约的签订。然而,盟约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赵良嗣因此受到牵连,以悲惨命运收场。客观而言,盟约目标的没有实现,责任不在作为提出者与执行者的赵良嗣,而在腐朽的北宋朝廷,这才是赵良嗣悲剧命运Z所在。词】北宋;金朝;赵良嗣;海上Z盟;悲剧。【ABSTRACT]nSeaAlliance11betweenSongandJinDynastyisamajorevent,,,callednSeaAlliance1'.However,,.[KEYWORDS]NorthernSongDynasty;JinDynasty;ZhaoLiangsi;SeaAlliance;tragedyo序言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在北宋末年的徽宗朝,似乎进入了“太平极盛”,史书中所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不识干戈”等记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不曾想,就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也是宋、金联合灭辽后,仅仅两年时间,随着北方金朝铁骑的两次大举南下,表面上繁盛一时的北宋王朝便土崩瓦解,不仅两位皇帝,而且数千大臣、宗室、后宫统统成了金人的俘虏,酿成了著名的“靖康之祸”。这一年,北宋帝国灭亡,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对于北宋的速亡,南宋以降,人们为之迷惑不解,长期以來深刻反思不己。有人将其归结为宋徽宗、蔡京君臣的昏庸无道、文恬武嬉;有人把它归结于王安石变法;还有人认为北宋不该和金人联合灭亡辽国。如此观点,不一而足。对于其屮被认为导致北宋灭亡的宋金“海上Z盟”,在北宋末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因为双方使节都在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后来许多人认为宋与金联盟达成的“海上之盟”,无疑是自食其果,自収灭亡。后人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大致如下:公元1115年,即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随后屡败辽兵。燕人赵良嗣向徽宗献燕Z策一一联金灭辽。宋徽宗等采纳。公元1120年,即宣和二年,北宋便派赵良嗣赴金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之中京,宋军攻取辽之燕京。灭辽后,宋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燕京一带汉地归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无法夺取燕京转而求助于金朝,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100万贯,金才答应交还燕云六州(蓟、景、涿、顺、檀、易)及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最后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遂改燕京为燕山府。随后在宋金“海上Z盟”短短两年后,金军便南下攻宋。这里对海上之盟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事情的结果,却忽视了一个人,那就是促使海上之盟并执行实施的关键人物一一赵良嗣。二、赵良嗣南下献策(-)赵良嗣其人赵良嗣,原名马植,生年不详。出生于燕地,世为辽国大族,官居光禄卿。光禄卿是一
论赵良嗣与宋金“海上之盟”【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