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玩”作文 (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玩”作文“玩”作文 特约主持罗树庚(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嘉宾陆青春(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陈佳美(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叶立华(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应明红(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梅墟中心小学)张伟强(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陈奇斌(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学校)无序列无体系的作文教学现状主持人:自2013年12月,《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推出“新体系作文教学研究”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作文教学研究热潮。今天,我们也就习作教学这一话题,来谈谈大家的看法。大家先就自己的困惑或者就课内习作谈谈自己的认识。陈佳美: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教学上。“听说读写写”,前一个“写”指写字,后一个“写”指写话与习作。相对来说,五项能力中,写作能力培养普遍重视不够。叶立华:造成这种现象,或者说出现这种问题,责任不能归咎到我们一线老师身上。这与我们的课程、教材体系有关。我们现行的教材是以人文主题为核心编排一组一组课文的,习作像是每个单元阅读教学的附属品。这样的编排方式,一线教师自然而然会把语文教学总课时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放在一篇一篇课文的教学上。陆青春:叶老师的观点,我很有同感。我曾对现行的人教版教材课内习作作了一次梳理,我发现教材习作的目标要求比较模糊。《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话、习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比较笼统,那是因为这是就一个学段来阐述的。如果教科书上每次习作训练的目标表述也模糊不清,一线老师想指导好习作就难了。我发现,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习作内容是比较清楚的,但目标表述几乎很少涉及。应明红:是啊,我们多么希望教材编写者能把每册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目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最好,能把小学三个学段习作训练的内容、目标放在一起,有一个体系。如果能再配一些习作范文、例文等,那该多好啊!这样至少保底目标达到了。而不像现在需要我们每个老师自己去琢磨。因为一线老师工作量重,既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也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主持人:应老师的话让我想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国外一些国家将阅读、习作单独编排的做法。我们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的教材能在吸纳多方优点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不过,这恐怕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就当前教材尚不能改变的背景下,各位就写话、习作教学有什么好建议?研发习作课程陈奇斌:只诅咒黑暗而不点燃蜡烛,是不负责任的。我觉得可以研发、拓展习作教学课程资源,来弥补当前教科书习作的不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以及学生实际,研发习作教学课程。毕竟,靠教科书中安排的每个学期八次习作,显然是不可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目标与要求的。幼儿学叫“妈妈”一词,至少听了大约4000次“妈妈”的发音,才张口。而作文课每周才2节,某种要求的习作,其练习的机会常常一年也就一两次,频率非常低。陈佳美:是的,我很认同陈奇斌老师的观点。远的暂且不说,这几年有许多一线教师在研发、拓展习作教学课程,而且很有建树。像王笑梅老师的《嬉乐作文》,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等等。他们都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儿童兴趣、需要人手,自主开发了许

“玩”作文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5-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