莁美元化的利弊蝿芆摘要:当今世界,流通最广、币值最坚挺、最为人们接受的,非美元莫属。这种美元大行其道的现象,被称为现实美元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政策美元化,即一国政府以美元取代本币,自动放弃金融主权的政策行为。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过调查,美国发行的现钞2/3在境外流通,新增发的美元中,大约3/4被外国人所持有。美元存款占货币供应量的比例,超过50%以上的国家有7个,占30%-50%的有12个,占15%-20%的国家则更多。在波多黎各、阿根廷、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巴拿马,美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本币,在市面上合法自由流通。那么,美元为什么会这么牛,美元化的原因究竟何在?众所周知,货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没有它,社会生产和交换将陷入低效率。在以物易物时代,牧民想买粮食,会拿手中的羊皮去换,可如果农民并不想要羊皮,而是要木材盖房,那么,农牧民之间的交易,便无法直接完成。这时,牧民要找一个想要羊皮的樵夫,先把羊皮换成木材,然后再用木材换回农民手中的粮食。也就是说,物物交易双方,经常面临“非双重巧合”问题,交易成本很高。同理,外汇市场的交易,可能涉及多种货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两种货币直接交易。例如投机者看到,奥地利先令有利可图,而他手中只有荷兰盾,如果他试图寻找拥有奥地利先令,并想换荷兰盾的卖家,就如同大海捞针,费劲周折,等到交易成功,行情已变,原本赚钱的交易,却成了赔本的买卖。反过来,如果他先卖出荷兰盾,买入美元,再用美元买入先令,虽然看起来多过了一次手,交易却要顺畅得多。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中,美元发挥了上述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人称之为载体货币,国际货币。本文以阿根廷为例子分析美元化的利弊得失以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蚃膈关键词:美元化国际货币货币政策袈蚅世上货币百十种,然而能成为国际货币,像美元那样备受青睐,畅行无阻的,也是凤毛麟角,少而又少。在美元化的背后,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二战结束时,美国对外贸易额占整个世界的30%,黄金储备全球第一,在近30年间的时间里,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其他货币都要跟美元挂钩。后来,美元走了一段下坡路,日元、前西德马克异军突起,与之分庭抗礼。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当今世界,论经济实力,美国仍是首屈一指,无出其右,其产值占全球的1/4,对外直接投资占全世界的1/3。难怪美元一路风光,牛气冲天。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解释,美元化既指一国完全放弃本国货币而选用一种稳定的外国货币(多数情况下是美元),又指一国在经济活动中同时使用美元和本国货币。前者是完全的美元化,而后者则是部分的美元化。部分美元化不断深入的结果可能导致完全美元化,即美元在一国经济中履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完全取代本国货币。对于完全美元化而言,还需要一国政府主动采取美元化政策,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美元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取消本国货币或按固定比价同时流通本币和外币;而且政府必须对国内金融体制进行改革。目前世界上实行完全美元化的国家和地区不多,但实行部分美元化的国家和地区却不少。艿如果说美元的特殊地位是实行部分美元化的外因,那么其内因则是本国的恶性通货膨胀或本币的急剧贬值,使一国的消费者和厂商对美元的信任超过对本币的信任。羆对于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国家(如阿根廷),美国一些经济学
美元化的利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