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夏邑发展日新月异(县情介绍)(8页).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夏邑发展日新月异(县情介绍)
文章标题:夏邑发展日新月异(县情介绍)
河南省夏邑县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东部和南部与永城市为邻,西部和北部与虞城县接壤,西南部与安徽毫州市交界,东北部与安徽砀山县毗连。西至郑州270公里,东抵徐州120公里。下辖25个乡镇,其中建制镇8个,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夏邑属黄淮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
向东南微倾,地表平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62毫米。冷暖适中,四季分明。夏邑农副产品、林业、水产等资源丰富,,棉花总产量2108万公斤,油料总产量2330万公斤,烟叶总产量8万担;果园面积25万亩,成片林木35万亩,,林木积蓄量200万立方米;牛存栏25万头,其中西杂牛占51%,年产优质牛肉1700万公斤;山绵羊存栏量56万只,年产板皮20余万张;生猪存栏61万头,家禽存栏500万只。这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原绿化达标县。正在开发的永(城)夏(邑)煤田储量达100亿吨,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夏邑历史悠久,是黄河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夏代属虞地,商代名栗,西周至春秋属宋国,秦置栗县,汉建栗侯国,北魏称“下邑”,金末取“华夏之邑”意,改称“夏邑”,相延至今。夏邑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后人于县城北6公里处立祠以作纪念,取名“还乡祠”。孔庄乡八里庄是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县城有战国时期修筑的、拥有3000亩水面的古城湖,现已改造成天龙湖公园。境内有商汤祷雨处,前商清凉山等一批古文化遗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夏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实际,提出了以城建拉动,产业化推动,民营带动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夏邑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的契机,负重拼搏,扎实苦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全省县市综合指数排序中5年上升32个位次,是豫东大地正在崛起的一颗明珠。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夏邑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夏邑始终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强力实施园区拉动、能人带动、服务促动、科技推动的“四动”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0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夏邑品牌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典型。全县已形成粮食、棉花、蔬菜、果品、食用菌等五大主导产业。畜牧业稳步发展,规模化经营有了新的提高。全县已建成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355个,建成养殖小区23个,专业户25000多户,,%。与此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旱涝保收田达到98万亩,农田林网达到100万亩;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24万千瓦,农村用电量9718万千瓦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全县组建

夏邑发展日新月异(县情介绍)(8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