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周世范
教人立志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子曰:“后生可谓,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庶,富,教()“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孔子本人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公治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并且在《子路》中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席不正,不坐。”“食不语,寝不言。”
教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教人谦虚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公治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辞达而已矣。”
教人刻苦
他本人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教人慎交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三友”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教人俭朴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他认为“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以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和他讲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是一致的。
教人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循循善诱,温故而知新。
(循序渐进)(子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辞达而已矣。”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 17)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