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舍得乡位于丘北县域西北部,界于东经103°52',北纬24°14'16"之间,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东与丘北县官寨乡的水头村、丫勒村接壤,南与丘北县曰者镇的出水寨相连,西隔南盘江与弥勒县的东山乡和泸西县的三塘乡相望及与丘北县新店乡的小平地、蚌常村衔接,北与丘北县官寨乡的飞土村为邻。乡政府驻舍得,距县城56公里(其中:1998年修建曰者八角山至舍得公路长32公里),2008年底实现新沟—舍得公路路面硬化。“舍得”是彝语,舍:箐;得:洼,含义是洼塘箐。原为泸西县官寨区的一个乡,1957年随官寨区移交丘北县管辖;1958年10月舍得建为火箭(势众)公社;1961年5月调整为中公社,归曰者区管辖;1962年调整为小公社;1970年11月,区、社体制调整,扩为大公社;1984年改革农村政社合一体制,改为舍得区;1987年又改为舍得彝族乡,辖舍得、落母、礓嚓、矣白、卜戛、陆良、喜鹊落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48970亩。境内居住着彝、苗、汉、壮四种民族。2008年末全乡3809户18442人,其中彝族9848人,%,苗族7119人,%,汉族1143人,%,壮族331人,%。境内矣白村有土司昂尚才家遗址。1948年,舍得是滇黔桂边纵游击队革命根据地。羊雄山,,是丘北县域内最高山峰。全乡属山区和高寒山区,平均海拔2230米,℃,最低-℃,海拔及温差较大,年降雨量在1000-1260毫米之间,霜期较长,风力较强。1987年建成风力发电机30台,太阳能电池10套。有71%的群众居住在1800米以上的山区,是文山州居住海拔最高、气温最冷的乡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了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产量低下,粮食作物以玉米、荞子、小麦、豌豆、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适宜洋姜、草乌、部分村寨可种烤烟,适宜发展核桃、花椒、稞松等经济林果。畜牧业是全乡重要支柱产业,畜牧业经济收占据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经济建设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解放思想、穷则思变、坚定信心、跑步前进”的信心和决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乡第十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1134”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克服了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解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全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第二产业39万元、第三产业3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万元,比上年增长5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748万元,比上年增加524万元,增长3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万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8元,增长15%,努力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稳定粮食产量,做强特色产业。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及时兑现农业各种补贴,全乡持有惠农“一折通”3526户,,,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年初,我乡遭受了低温冷冻自然灾害,全乡大部分小春绝收,乡人民政府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汇报情况,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切实解决了受灾农民粮食生产面临的实际困难。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2620亩,实现粮食总产量7826吨,增加52吨,人均有粮406公斤,全乡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产业。结合实际,努力培育山区特色经济,做强洋姜、草乌等特色产业,把培育、引进、扶持农特产品加工企业、营销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抓紧抓好。推行良种良法,提高科技含量,切实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根据去年全乡种植洋姜过量的情况,5月份组织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到通海等地酱菜加工企业考察,既开阔了视野,又加深了厂家对农特产品需求的了解。在汲取外地发展农业产业先进经验后,积极组建丘北县舍得洋姜产业协会,力求解决洋姜销售难问题。2008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洋
丘北县舍得彝族乡(丘北年鉴0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