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登高可以望远,可以抒怀,柳宗元如是,陈子昂如是。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又会有什么感受呢?导入新课安定城楼李商隐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领悟诗人思想感情。 2、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3、理解典故及其作用,体会李商隐用典的高妙。重点: 勘破“情”关。以“知人论诗”、“诗中觅情”、 “重敲尾联”、“破典而出”为抓手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的一生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837),24岁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846),33岁,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847)34岁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写作背景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据近人张采和《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抒情言志诗二、忧国伤时诗三、咏史、咏物诗四、爱情诗解题: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2016春高中语文《安定城楼》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