葿刑法总论蒈导言蚅刑法学科的性质及地位蚃刑法及刑法学的历史发展袈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膈学习刑法的方法蚇第一章刑法概述螁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薂一、刑法的概念衿狭义的刑法和广义的刑法:前者指刑法典,后者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蒄二、刑法的性质膃(一)刑法的阶级性质羁(二)、刑法的功能膆(一)行为规制功能薇(二)社会保护功能薄(三)人权保障功能袀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袆一、刑法典莄(一)1979年刑法的制定过程螃建国初期中国开始了起草刑法典的工作,后因文革中断。文革结束后,1978年10月开始重新修改,三中全会后进一步修改。1979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原则通过后,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进行审议,最终于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年1月1日生效。艿(二)1997年刑法蚆立法机关从1982年提出对旧刑法进行修改。1997年1月份拿出第四稿。后来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稿本(1997年3月14日)。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蒆新刑法共452条,6万多字。其中总则101条,分则350条,附则1条。袁(三)刑法的修正虿新刑法生效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7个刑法修正案:莇1、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蒇2、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膃3、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肈4、2002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肇5、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芄6、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莂7、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螁二、单行刑法袇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莆新刑法实施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蚄三、附属刑法芁附属刑法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非刑事法律中所包含的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条款。新刑法生效后,附属刑法条文均已被吸收到刑法典之中。薈第三节刑法的解释膃刑法的解释指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由于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法律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的存在,法律解释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螂一、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蚀从解释的效力上分类,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莈(一)有权解释芄有关国家机关对法律条文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问题,或对于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阐释。作出有权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解释是立法解释,后两者的解释是司法解释。,一是立法机关主动作出的解释,二是“两高”解释有原则分歧时,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或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芃(二)学理解释葿学理解释指有关宣传机构、教学科研单位或学者、专家、法律工作者等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的阐释。衿二、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肃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将刑法解释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莂文理解释指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用词、语法、表述方式、标点符号等,从字面含义上进行的解释。羈论理解释指根据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对刑法条文所做的解释。论理解释又包括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扩大解释指对刑法条文的含义作出大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限制解释指对刑法条文作出小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蕿第四节刑法的体系膄我国刑法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螄总则分设五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分则共十章,规定了十大类犯罪。附则只有一个条文,规定刑法的生效日期和修订后的刑法与以前单行刑法的关系。蚂编、章、节、条、款、项。肆刑法中的“但书”。膆思考题袂(1)刑法的功能是什么?肁(2)刑法解释意义何在?螆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羃第一节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羁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对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基本精神的准则。蒀刑法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薆第3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肅第4条规定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莃第5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羀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芇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历史发展肆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蒁我国刑法的表述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
刑法总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