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任何组织在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活动时,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一)坚持真实性原则的意义真实性原则是指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必须建立在组织良好行为和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向公众如实传递有关组织的信息,同时向组织决策者如实传递有关公众的信息。公共关系是建立信誉、塑造形象的艺术,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或宣传的技术,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公共关系不能“制造”,只能“塑造”良好的形象,这种塑造所用的材料就是事实。所以说,真实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根本的道德要求,是公共关系的生命。隐瞒、歪曲、推诿是公共关系的大敌,坦诚、亲切、负责的态度是公共关系成功的要决。(二)违反真实性原则的危害宣传的真实性,这是公共关系的生命。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巴纳姆愚弄公众的报刊活动是一种很不光彩的活动。巴纳姆是作为反面典型而载入公共关系史册的。艾维李是第一个提出说真话的人,他认为一个组织要获得好的声誉,必须把真实情况告诉公众,即使真情暴露,对组织不利,也不能掩饰,而应调整组织的行为,公共关系是同说真话联系在一起的。以艾维李提出说真话起,公共关系才真正成为一种科学和艺术。(三)如何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对外宣传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在宣传中既做到真实、客观,又要全面、公正。不全面的宣传,也是一种不真实,全面就是既报喜也报忧。真实性的宣传,还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企业有过失时,要敢于承认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企业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取得公众谅解的基础。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些企业不愿老实承认错误,而是企图把过失掩盖起来,或找借口推托,或是隐瞒真象以图蒙混,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最愚蠢的。千金买名,万金买誉,利润可创,信誉难得。企业要自尊自爱,遵循真实性的原则去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公共关系一定要明这个道理并刻意追求。在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的基础上,辅以实事求是的公共关系,让人感到名实相符,企业的信誉就很快树立起来。二、平等互惠原则(一)平等互惠原则的意义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中,要注意信守平等互惠原则。平等互惠原则是指公关活动要兼顾组织与公众的双方利益,在平等的地位上使双方互利互惠。平等互利,就是既讲“利己”,又讲“利他”。公共关系并不是一味地讲“利他”,也要讲“利己”(局部利益),但“利己”不是利己主义。公共关系是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让别人先得益,最后对自己也有利。(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平等互惠原则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简单对等的原则,平等互惠原则的基点,就是要把公众利益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把能否满足公众利益作为衡量公关效果的重要尺度。任何组织都要对公众与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即对由组织行为引起的特殊社会群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就是要为解决人们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而分担责任。这就要组织把自身的运行建立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关心由组织行为引起的问题以及由此设计的公众利益。满足公众利益和要求,关心社会问题,有时会牺牲组织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看,这是对组织生存环境的维护,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的公关投资。三、整体一致原则(一)整体一致原则的意义整体一致原则是指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对由活动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几方面的影响综合起来统一考虑,使诸方面均符合公众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这种力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