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采油作业七区EAP工作将着重于员工心理资本提升,在帮助少数员工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注重大多数健康员工心理素质的优化。通过EAP工作的持续推进,塑造员工健全的人格和和谐共赢的价值取向,提高其幸福指数和工作效率,最终实现聚力建家、聚情爱家、聚心管家、聚智兴家的“四聚”理念,打造一支健康、乐观且富有生产力的队伍。(一)明确工作目标。一是自我调适。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员工心理,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应对不同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较小心理困惑时,能以开阔的心胸、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进行自我调适。二是组织调适。加强政工干部、中层干部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学习EAP专业技术,在员工遇到较大心理问题时,通过组织干预和协助,更好地促进员工心智成熟,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专业调适。在员工发生严重心理问题时,依托专业机构对当事人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帮助,化解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最终形成员工自我调适、组织调适和专业调适“组合拳”,达到分级防控的工作目的和效果。(二)制定“三步走”战略。一是推进阶段。通过搭建心理调查、普及宣传、心理咨询、讲座培训、效果评估5个基础模块,初步构建起一套EAP标准管理模式。二是推进阶段。在员工范围内试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至离退职工、员工家属,使EAP工作深入员工家庭,切实在生活各个方面帮助引导员工。三是规范阶段。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逐步形成分级服务的心理咨询方式,初步形成企业主导、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持续优化的EAP常态管理模式。一方面是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培训,旨在教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管理者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看待和处理管理中的问题,使之学会一定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巧,帮助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掌握员工心理管理的技术,在工作中预防、辨识员工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是针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工作与生活协调、自我成长、健康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培训,通过组织开展心理旅游、团队拓展训练、员工体育比赛等等活动,帮助员工掌握健康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员工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技能,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认真开展员工标准化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全力打造“五个一”员工幸福工程。一、建立双层管理模式,打造一支务实、奋进、和谐的EAP工作团队。一是建立基层单位EAP管理层级。EAP不是简单孤立的个体,通过与各部门、环节共同携手开展工作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作业区将根据自身实际,将EAP与安全、工会、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基层班站结合起来,设立区级EAP工作管理层级。二是建立基层单位EAP实施层级。作业区将通过定期开展与广大干部员工利益和需要切实相关的活动,让更多的员工了解EAP对自身在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使其自愿加入到这个提升自己、有益他人的队伍中,打造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区级EAP工作实施层级。二、搭建四个平台,建设一块精品宣传阵地为更好地宣传EAP项目,使更多的人全面、正确、系统的认识EAP、了解EAP、信任EAP,作业区将搭建四个平台,持续推进EAP宣贯工作。平台一:网络资源。通过建立“情牵七区”员工交流群和在作业区EAP专栏中及时添加、更新诸如压力缓解、时间管理、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家庭经营等心理健康知识的方式,
EAP工作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