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潮安龙湖.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家乡——龙湖自然地理位置龙湖镇位于韩江下游西岸,地处潮州与汕头市之间,。北距潮州市10公里,南距汕头特区约20公里。龙湖镇南临北回归线,濒临浩瀚南海,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且海拨为10米以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凉冬暖,终年常绿。℃,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候宜人。℃,与内陆同纬度地区相比,气候偏凉;℃,正当我国北方千里冰封、万木凋零的严冬季节,这里都是万紫千红、春意盎然,是北回归线上的一块绿洲。交通位置龙湖镇水陆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潮汕公路从镇西畔的鹳巢村穿过,处在镇东畔的上阁洲、下阁洲、三英、龙湖四个自然村沿护堤公路从北向南分布。东西向的龙鹳公路、龙鹳北路横贯全镇,沟通护堤线和潮汕线这二条交通干线。广东第二大河韩江从镇东流经,航线北通潮州、梅县、福建,南通汕头港,离汕头仅二十多公里。水陆运输一条龙。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龙湖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龙湖镇始建于南宋,因东临韩江,西、南、北皆为古河道湮没而形成的小湖,故名塘湖,后又改称龙湖。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临江筑水、陆寨自卫,初步形成现在龙湖镇的基本格局,所以称之为龙湖寨,今人因为她较古老,称之为龙湖古寨。乡村建设市头村市尾村三英村下阁村阁一村阁二村塘东村东升村湖边村后郭村银湖村鹳一村鹳二村鹳三村鹳四村旅游发展——龙湖古寨十九世纪以前,龙湖尚临海,称为西港,和潮州辖内其他众多港口一起合称潮州港(现在的潮州市区和附近乡镇已均不临海,今之潮州港址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三百门)。龙湖其时临江临海,又有大道通向潮州府城,故该镇历代以来既是潮汕平原重要的贸易商埠,又是人文蔚起的“风水”宝地。之后,因水土流失加剧,潮汕冲击平原逐步向南推进,南海滨线逐渐南移,龙湖和古潮州其它港口一样,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十九世纪中叶,龙湖正式演化成为内陆镇。这种沧海桑田的演变在当时清政府和帝等条约中也有戏剧性的展示。清咸丰八年(185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后因潮州已实为内陆城市,丧失通商口岸交通便利这一基本条件,加上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因此在咸丰十一年(1861),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龙湖古时临江临海,交通便利,加之潮汕平原自古物产丰饶,人民殷实,大户较多,有富裕资金建屋造房,并且潮汕地区有不能随便拆改祖屋的传统观念,故较完整地保存了龙湖古寨全盛时期的风貌。龙湖古寨在建筑方面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多。,绕镇一周步行约一个小时,古镇内南北走向的称为直街的石板小街长约1公里,步行约20分钟。古镇由北向南呈带状分布,现基本保持“三街六巷”的岭南古镇格局,保持基本完整的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有一百多座,素有“潮居典范、祠第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是“走马观花式”旅游观赏潮汕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去处。其二为全。龙湖古寨建筑的风格特色和其他潮州传统建筑一样,属福佬建筑的风格。但是,其古建筑汇集了宋、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的风格,保存着少量线条洗炼的宋式的建筑构件,大量的带简约风格的明式建筑,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甚至有些建筑的式样给人的感觉特别怪,看了墙上挂着的

潮安龙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1.45 MB
  • 时间2019-05-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