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总卷第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年月. .
‘‘畅神’’说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赵国乾
许昌学院中文系,河南许昌
摘要:芙学意义上“畅神”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自然审芙的一种观点。中国古代自然审芙现经历了一个
由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过程,即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经历了“实用”、“比德”到“畅神”的历程。
“畅神”审芙现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芙的起然境地,登上审芙的曩高屡次。“畅神”
自然审美观,强调心与自然相接,人与自然和谐,影响到中国芙学,是情景交融、心物感应、物我合一这些富有中国
民族特征芙学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中国芙学;畅神;自然审芙;芙学精神
中圈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晋六朝文学、美学思想起了异常突出的作用,而且对
于自然审美的一种观点。“畅神”一词,最早见于南后世山水审美文化的发展更是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
朝宋时期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他影响。
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峰岫随着晋宋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和成熟,登
蛲嶷,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临山水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已成为士人生活中一个
复何为哉,畅神而已”。面对自然界中具体的有形的重要内容。对于其时的文人士大夫而言,自然山水
山水的“万趣”,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神思飞扬,畅然是一座精神家园。在这座精神家园里,他们所其所
邀游,在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中,实现超然物我的审行,得其所得,乐其所乐,可以登山临水,游览观赏,
美境界。席芳草,镜清流,览花木,观鱼鸟;可以结庐而居,隐
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的审美认识,除了在原始社逸终老,释域中之常态,畅超然之高情;更可以吟咏
会时期人们强调“致用”以外,在先秦时期流行的是性情,琴棋书画,谈玄斗禅。在与自然山水亲和的过
“比德”自然审美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畅程中获得审美享受,以使精神得到解脱超越,人格得
神”自然审美观。由“致用”、“比德”到“畅神”自然审到康复与升华。
美观的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活动在在这一文化风习的影响下,出现了山水文学大
当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潮,山水画也初露峥嵘。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
“畅神”自然审美观,强调心与自然相接、人与自诗》中所说:“宋初之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
然和谐,影响到中国美学,是情景交融、心物感应、物方滋。”【表现玄理的玄言诗演进为田园山水
我合一这些富有中国民族特征的美学观念的形成。诗。文人的艺术创作逐步成熟。如著名玄言诗人孙
从中国传统美学中以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为特绰,其四言体诗多为玄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而
征的自然观向艺术中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延展过程其某些五言诗则在描绘山川景物中化玄人景,透露
中,“畅神”审美观实为一大关键。因此“畅神”自然出玄幽清新的气息。陶渊明独创田园诗,开始打破
审美观的形成,不但积极推动了当时文艺创作的发玄言诗的统治,其诗质朴隽永,既富情趣,又有理趣。
展,丰富了六朝美学思想,而且对后世的中国美学产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山水诗的作
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家,使山水诗从玄言诗中独立出
“畅神”说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