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个人所得税(新)法规及解释.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膂中华人民共和令第四十八号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聿中华人民共和胡锦涛衿2011年6月30日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螂(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蒁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艿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羇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袃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蕿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蚈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蒃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袄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袂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膈一、工资、薪金所得;膃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蚂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肀四、劳务报酬所得;薇五、稿酬所得;羄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螃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腿八、财产租赁所得;羆九、财产转让所得;蚄十、偶然所得;螄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蒁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莆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莅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薂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虿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聿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膅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蚃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羂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薈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袅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蒁五、保险赔款;肀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羈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蚆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蒂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芈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莇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莆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薃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薁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螇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膇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莁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虿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芆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袇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蒂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肂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罿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

个人所得税(新)法规及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