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鱼玄机是晚唐女冠诗人。其诗歌既继承女性传统文学的柔婉风格,又有所突破。具体表现为写作手法含蓄委婉,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方面细腻敏感,纯情率真;审美意境方面又呈现出鲜明的道藏色彩。以上风格的形成根源于唐朝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生活遭际。关键词鱼玄机;诗歌;艺术风格鱼玄机约844-868年是晚唐著名女冠诗人。其诗现存50首,其中七绝14首,七律17首,五律11首,六言诗2首,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各3首,另有逸句5联。鱼玄机的诗全部是近体诗,声调优美,韵律细密,明钟惺赞之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1]116。鱼玄机诗歌继承了女性传统文学的柔婉风格,又有所突破,具体表现为擅长在诗歌中运用典故,又多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表现出含蓄委婉的特征;诗人在诗歌中倾注了浓重的情感,呈现出纯情率真而又细腻敏感的诗风;在入道以后,鱼玄机濡染于道教文化,其诗歌具有鲜明的道藏色彩。一、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古代女性的情感表达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女性的诗歌往往借用典故,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半遮半掩、回环吞吐地表达情意。鱼玄机的诗歌亦如此。鱼玄机诗歌善于用典,又多用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含蓄委婉地诉说心曲,增强了诗篇的韵味。一善于用典。诗文运用典故既可以使诗人传情达意显得含蓄委婉,又可以丰富诗作的思想内涵,使诗篇的艺术形象精致典雅、辞约旨丰、含蓄委婉。鱼玄机诗歌善于用典,在其50首诗歌中,用典多达五十多处。李素萍评价鱼玄机用典如盐溶水,浑化无迹;反意用典,弥见创新[2]。如《赠邻女》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1]108一句连用两个典故。宋玉是战国时楚国人,才貌双全。他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东家之女因爱慕而登墙窥视自己三年。鱼玄机在此自喻东家女,表达了自己对自主婚姻的向往和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蔑视。王昌是魏晋时期的一位美男子,在此暗喻抛弃自己的李亿。诗人以区区十字表达了自己对情感的态度我一定能找到如意郎君,何必去怨恨那个薄情寡义之人?鱼玄机的诗作常常通过运用典故,含而不露地诉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诗歌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云出无心肯再归[1]38《送别》一句,化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暗指李亿薄情,飞鸟倦了尚且知道归巢,李亿却一去不返,自己的处境就如同一只失群的鸳鸯,孤苦凄凉。鱼玄机用典十分灵活,反用典故更表现了她对典故的驾轻就熟。在被弃之后,鱼玄机依然渴望着能遇到红颜知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1]93《感怀寄人》一联,典故出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杜密》,其中记载刘胜告老还乡后,为闭绝人事而闭门扫轨。鱼玄机反其意而用之,不扫门前红叶意即不欲隔绝人事,等待知音前来。诗人借用刘胜的典故婉转地表达了渴望得遇知音的心理。又如《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颔联西看已有登垣意,远望能无化石心。[1]105连用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出自元稹《莺莺传》中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意指登上墙头,跳墙过来示爱。第二个出自《列异传》望夫化石的故事丈夫远征,妻子送行立望而形化为石。后人常用望夫化石来形容妻子思念丈夫。据彭志宪和张燚先生考证,此诗是写给左名场的。你有翻墙示爱之心,我也有望夫化石之意,鱼玄机用此典故,含蓄地诉说了自己对左名场的爱慕之心。颈联河汉期赊空极目,潇湘梦断罢调琴。[1]105继续借用两个典故。第一个引用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故事。玄机认为牛郎织女每年七夕才相会一次,期限太久,他们只能空自极目远望,不值得效仿。第二个用刘向在《列女传》中关于帝舜与娥皇、女英二妃的记述。潇湘二妃追赶帝舜,而帝舜已经死在苍梧,二妃好梦中断。玄机用此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不羡神仙、不羡帝王,只愿与相爱之人长相厮守的愿望。鱼玄机在一首诗中连用四个典故,以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着自己对爱情大胆、主动、热烈的追求。二除善于用典之外,比喻在鱼玄机的诗歌中也广泛运用。比喻可以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有机联系起来,使得描述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能起到委婉表达的效果。爱情的失意使鱼玄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极为敏感,这给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她常常睹物思情,把自己的情感和触目所及的外在事物联系起来。鱼玄机在写给李亿的《春情寄子安》中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1]9一句,以远涧寒峰比喻李亿的俊朗形象,言语之间透出她对李亿的绵绵爱意。在她的爱情诗中经常以景喻情,尤其善用云水二字。如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1]33,以滔滔不绝的西江水喻自己对李亿的思念延绵不绝,永无尽时。又如《寄子安》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1]34,用云的漂浮不定喻人间的聚散离合,而恩情又不能如水般长流不息,玄机在感情上的悲伤凄楚跃然纸上。在两首《送别》中,云出无心肯再归[1]38睡觉莫言云去处[1]40将李亿比拟为无心的云,薄
浅析鱼玄机诗歌艺术风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