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电是什么》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是整个电学的基础。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本节教材学习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学部分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本课内容在编排上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探究、分析、归纳来认识静电,防止和利用静电,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能力上都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3.、认识验电器及其作用B、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现有物品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归纳、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了解静电的应用和危害,培养大家一分为二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学重点]      1、摩擦起电的探究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教学难点]      电荷的分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课程理念的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抓住对学生在探究过程应具备的素质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发现规律的乐趣,让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实验器材]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验电器、碎纸屑。[教法]科学探究法 互动实验启发 多媒体直观教学[学法]主动探究 合作互助[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家里哪些地方用到了电?二、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15-1到图15-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的生活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想象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将会怎样?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师:同学们,你们早上用梳子梳头发,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生:头发飘起来。生:头发变的蓬松。生:有的头发会掉下来,有的头发在梳子上难以掉下来。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发散性得出几种答案,有的答案可能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无关,甚至与我们物理无关,有的答案可能是本节的后面内容,这是教师应给予积极肯定,然后给予梳理和引导,让整体学生思维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让学生明确今天探究内容的方向性,让学生的探究变的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头发飘起来的原因,现在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笔的塑料部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去靠近小纸屑,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讨论。)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了? 生:我们观察到纸屑被吸引。 生:我们还观察到有的纸屑被吸引后又掉下来,这是为什么?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至于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会就明白了。 生:我什么都没观察到。 师:你是怎么做实验的? 生:我是故意用塑料笔的金属笔套摩擦头发,为什么这就不吸引纸屑了。(当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能提出现在老师向学生解释为时过早的问题,此时老师应给与鼓励,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此时也可以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探究。) 师: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师: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让学生了解桌子上摆放的实验器材,如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5-31
最近更新